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十一章 不成功,則成仁!

李淵眼看兒子臉色堅毅,本想說的質疑沒有說出,而是問道:“此戰,有多大把握?。”

李世民看著父親,硬硬地吐出六個字。

“不成功,則成仁!”

······

七月十二日,李淵以尚書左僕射裴寂、族弟李孝基、內史令蕭瑀、禮部尚書李綱、族弟李幼良、女婿兵部侍郎趙慈景、黃門侍郎武士彠七人為留守,自引大軍東援同州。

為了這次出征,李淵做了充足的準備。

留守七人,都是心腹,且皆不是關隴大族之人。至於長安的兵權,也掌握在族弟李孝基、李幼良和女婿趙慈景三人手中。

而長安的不穩定因素,義寧天子,內史令竇威,刑部尚書蕭造,戶部尚書竇璡等人,則被李淵盡數調入軍中,帶在身邊。

為了擊敗隋軍,李淵這次把看家的家底都拿出來了。

先是派侄子李琛率軍五千,屯兵華陰,擋住隋軍西進的道路。又命族侄李瑊代替李孝基鎮守藍田,同時將李孝基主力盡調入長安,只留五千人馬屯守藍田縣。

又調位於蒲城的馮少師渡過洛水,首先支援同州。

現在同州北面盡失,也不必擔心黃明徵會從蒲城殺入同州了。

又命折威軍軍統軍將軍楊屯南下進駐關中。今薛舉既死,西北的壓力抖減。竇抗鎮守豳州城,也能有個喘息。今調楊屯南下,既充實了長安兵力,也削減了竇抗的實力。

又調騎官軍統軍將軍長孫順德南下岐州,歸李世民指揮。

李世民雖說得壯烈,但李淵也知道,攻破漢中,沒那麼容易,他不能這麼坑自己的兒子。長孫順德是李世民的舊部,二人關係也很好,調給他,李世民用著也順手。

至於將折威軍、騎官軍從竇抗手下調走竇抗會怎麼想,李淵就顧不得了。

反正他也沒讓竇抗將西秦軍隊趕出涇州。

聽說竇軌也逃回了豳州,竇抗手中還有三四萬人馬,足以守禦豳州城。這個關鍵時候,讓竇抗手中有太多兵馬,對李家、對竇抗,都不好。

排程完各處兵馬,李淵才親自率十幾萬大軍出擊。

說是有十多萬大軍,都是唬人的部隊。

出征的十多萬軍隊裡面光是新軍就有六萬人。李世民從裡面甄選出能用之兵,不過兩萬,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殘之輩了。

而剩下的老兵,只有兩萬多元從禁軍和王纊的鼓旗軍,不到四萬人,這就是李淵能動用的總兵力。

當初李淵一手建立的十多萬元從禁軍,皆是以太原之兵為骨幹發展的。可是這兩年,李建成東征潼關帶走一部分,李世民支援涇州時柴紹和唐儉帶走萬餘人,竇抗支援豳州時李叔良又帶走六千餘人,再加上留守長安的數千人,也就剩這兩萬多人了。

四萬老兵,六萬新軍,面對七八萬河北軍精銳,這仗怎麼看都沒有什麼勝算。

李淵出征之日,儘管他已經極力讓人粉飾太平,使長安百姓,盡保持信心,可是七月時節,卻風起蕭瑟,竟然有種悲涼的感覺,真是讓人心中泛起一陣的寒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