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了,都讓西秦軍嚇破膽了。”
其實竇抗心中也沒什麼思路,可是眼看眾人皆是這個樣子,他仍是不滿。
這時竇琮便說道:“兄長,要不就按照唐王的命令,撤往涇陽吧。這豳州城,真不是人待的地方。等咱們會和了唐王,是戰是和,也是唐王決斷,跟咱們有什麼關係?”
一看竇琮這樣,竇抗便氣不打一處來。
若是他真想按照李淵的命令,撤往涇陽,大家還商討什麼,突圍便是了。
竇抗還沒罵出什麼,這時一直不說話的竇德明突然站了出來。
竇德明是李淵岳父竇毅的曾孫,竇毅的孫子原鉅鹿郡公竇彥之子,師從於王孝逸,精通文史。仁壽年間,竇德明曾抵禦漢王楊諒叛亂,累遷齊王府屬,因齊王楊暕之亂免職。
一眾人中,都是爺爺、叔叔輩的人,本來沒竇德明說話的份。實際上軍中竇家人其實不少,能進入帳中議事,已經是因為竇德明知兵了。
竇德明站起來說道:“五叔祖,諸位叔祖,我以為當前我們不僅不能前往涇陽,更不能將兵權交回給唐王。”
眾人皆是一愣,竇抗也看向竇德明。
“德明,你可知今時今日,竇家如站在懸崖之上,容不得絲毫的信口開河。”
竇德明也說道:“五叔祖,正是因為竇家如履薄冰,危在旦夕,我才以為,不能將兵權,交給唐王。”
“這是為何?”
竇德明乃言道:“豳州城中,自長孫順德和楊屯二部被抽調之後,只剩下各部三萬餘人,其中除了李叔良、柴紹二人指揮的萬餘長安禁軍,其餘諸軍,盡歸我竇家指揮。說這三萬人馬中的兩萬,說是我竇家軍,也不枉然。
亂世之中,能依仗的,不是家世、官位、名望,而是軍隊。
若五叔祖返回涇陽,李淵必然從五叔祖手中收回部隊。到時竇家,可就沒了護身的本錢。無論是面對李淵、衛公,還是薛仁杲,真惹怒了對方,怕是會引得滅頂之禍。
而留著這支軍馬,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有談判的本錢。
說句難聽的,真若是李唐敗了,衛公入主關中。咱竇家的未來,就得靠著這幾萬人馬,和衛公討價還價。”
竇抗聽了,瞠目結舌。
投降黃明遠,這可是他從沒想過的事情。
“德明,你別忘了,黃明遠是關隴之死敵,雙方仇恨,如山如海。”
這時竇德明也看向竇抗說道:“那請問五叔祖,我竇家和衛公,有什麼仇,什麼怨?”
“這!”
竇抗一時竟說不出話來。
而竇德明則接著說道:“竇家和衛公的仇怨,不過是當初衛公被大業天子逼著和關隴為敵而矣。說到底,雙方並沒有什麼解不開的死節。而且十一太叔祖(竇威)和衛公關係還很好。
真論仇怨,衛公滅了范陽盧氏,和關東世家,仇怨不更大,可現在關東世家,不一樣在衛公麾下。
五叔祖,竇家若再抱著對衛公的這份成見,難道衛公的軍隊打到扶風,咱竇家,還真要與衛公死磕到底,最後家族滅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