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黃明遼軍隊多胡兵,但平常情況下,若是真馳奔一百里,也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情。
但問題是現在眾人剛剛打完兩仗,不是龍精虎猛、體力充沛之時。
神武衛的將士先是急向西,潛伏大半日,伏擊李孝基,激戰一場。接著休息不到數個時辰,又急向東,血戰新豐渡口,殺得昏天黑地,人馬俱乏。
尤其是黃明遼,幾乎是兩天兩夜沒閤眼。
因此命令一出,眾人皆是大吃一驚,面有難色。就連尉遲恭也上前勸道:“總管,如今三軍俱疲,人馬力竭,已難以一戰,就是人能撐得住,馬也撐不住。不若休息兩個時辰,再行出擊,也讓兄弟們竄口氣。”
黃明遼卻是面色剛毅。
“我軍疲憊,難道李淵所部不疲憊。現在雙方都到了極限,就看誰能撐下去。”
黃明遼讓尉遲恭將能動的都帶上,爬也得往藍田趕。
人能忍,馬不是人,所以忍不了。一眾馬匹,皆累的滿身是汗,站在地上,不停地喘氣。
戰馬經歷兩場廝殺,又來回馳奔,已經到極點,再跑下去,怕是要累死了。
黃明遼急著走,也不可能等著戰馬休息。當然,他也不能將這些戰馬全部跑廢。於是黃明遼下令,所有將士,僅攜帶能動的馬匹,其餘馬匹,留在新豐城稍息。等這些戰馬恢復之後,再追趕隋軍。
至於隋軍,則得用兩條腿趟路。
戰爭,是一個燃燒生命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所燃燒的,不僅僅是別人的生命,也有可能自己的。
所以數千隋軍,幾乎是扛著自己疲憊的身軀,往藍田前進。
停下來吃個飯是不可能的。
新豐城內儲備的鍋盔,一人六個,外加一人兩塊肉餅一袋水,便是這次急行軍的糧食了。
這鍋盔一個半斤,中間可灑一層鹽和摸一層油,製作方便,易於儲存。自豐州時代起,便和炒麵一起,成了黃明遠麾下的制式軍糧。
而且豐州靠近胡地,多習胡俗,所以軍中制式軍糧還有肉乾、乳酪等。
在部隊吃的方面,黃明遠從來捨得下本錢。
此時眾人一邊行軍,一邊啃著鍋盔,連吃都不停下,簡直是追著時間跑。
沿途有掉隊的,黃明遼也不管,讓他們自行追趕部隊。甚至一些偷懶的,直接斬首示眾。
心軟的人,做不得三軍的統帥。
一眾人從天明跑到天黑,又從天黑跑到了天明。已經跑得麻木的隋軍,只剩下兩隻腳在機械的運動了。
一切都出自人的本能。
甚至跑到這種程度,黃明遼都不敢讓眾人歇一下。若是讓這些隋軍歇一下,黃明遼擔心,這群疲憊到極點計程車兵,只要倒下,根本就再爬不起來。
也不知道走了多久,終於離著藍田關不遠了。
這時有斥候報道,藍田大營裡的唐軍,已經逃得無影無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