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在陳倉多時,對陳倉的情況很是瞭解。甚至梁碩在陳倉城內的防禦,他都能倒推個幾分。
李世民的主攻在南城,這裡是整個陳倉防禦最嚴密之地。
李世民先是命人打造雲梯,三軍蟻附攻城。
但梁碩命人持火箭相迎,很快雲梯燃燒起來,梯上的人都被燒死,
於是李世民選擇使用衝車攻擊。
梁碩又命人準備巨石,趁著唐軍的衝車到了城下,一齊猛砸,將唐軍的衝車給擊毀。
李世民又製做了百尺高的井字形木欄,以向城中射箭,同時李世民又命人扛土填壕,以方便攀登。
梁碩則是在城中緊急打造了幾輛投石器,對準唐軍的木欄猛擊。
唐軍木欄也是粗製濫造之物,大多為隋軍所擊毀。
唐軍晝夜相攻,如此連續數日,也沒能破城。
梁碩眼看局勢有些穩定,雙方陷入了拉鋸戰中,心中也放鬆了許多。他並不怕最耗時間的拉鋸戰,李世民比他更耗不起。
但梁碩不知道的事,李世民如此看似對陳倉城窮追猛打,傷亡慘重,可他也沒有將目標放在常規的進攻中。
一切不過是對隋軍的迷惑。
幾日後的夜裡,夜黑風高。李世民乃率領千餘人偷偷潛伏到陳倉城北面,這裡地勢較高,城牆也最矮。
因為主戰場在南面,所以位於陳倉城北牆的隋軍並不多。
李世民乃命人偷偷靠近城牆,秘密登上北面城牆。
這一次李世民為了保證突襲的隱秘,眾人帶的都是簡易的木梯,搭在城頭,毫無防護。不過唐軍人多,不計傷亡,很快便佈滿城頭。
整個陳倉之戰中,唐軍是隋軍的三倍還要多,因此當城門失守,唐軍殺入城中,整個陳倉城,也就失去了防守的意義。
梁碩倒是果決,得知訊息後,雖然不清楚李世民如何入城,但他知陳倉城不可守,立刻下令全軍從東門突圍。
梁碩只是要給黃明遼爭取時間,沒了陳倉城,他還可以守虢縣,但就是不能讓李世民順利趕到長安。
從整個陳倉往東,一直到斜谷水,北倚渭水,南臨秦嶺,為一線險道。李世民要想東進,只能一個一個城的打。
從陳倉到虢縣接近四十里,梁碩快馬加鞭,直奔虢縣而去。
幸好軍中馬匹眾多,突圍也方便。
三軍退入虢縣,尚有四千餘人,基本上算是保證了建制未失。
而虢縣還有陶模所部。
陶模是扶風郡太守,黃明遼東進,便留陶模在虢縣,宣撫扶風諸城。此時陶模已經募兵千人守城。
李世民兵臨虢縣,眼看城頭上的梁碩,有些無奈。
人還是那個人,只不過換了一座城。
現在梁碩已對聲東擊西之計有了防備,再想趁機突襲虢縣,怕是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