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九十七章 東渭橋之戰

隋軍的攻擊選在了最合適的時候,讓唐軍趕到目的地,放鬆了全部的警惕,也放下了全部的心力,只剩下一群疲倦的軀殼。

儘管唐軍中的將領不停地組織三軍將士抵抗,但一切都太遲了。

東渭橋前是開闊的渭水沖積平原,地勢平坦,沒有絲毫遮擋。而在這種地形,步軍遇到騎兵,又沒有大營依靠,或者是列陣以待,那不管多強大的軍隊,結局只剩下崩潰了。

就好像熱兵器時代,在平原上,個人戰鬥力再強,也沒法阻擋成群的坦克一般。

隋軍騎兵很快殺到眾人的面前。

那一柄柄露著寒光的橫刀,就那麼橫衝直撞地落到他們的頭上。

隋軍不以殺敵為主要目的,因此各部騎兵衝入唐軍之後,便分割包圍,將整個唐軍撕扯成幾十支小部隊,然後再一個一個的絞殺。

潰亂的唐軍,面對騎兵的屠殺,只得四面逃竄,根本沒有一點的還手之力。

而且因為眾人走了一天的路,兩腿都跟灌了鉛一般,所以這體能,連逃跑都困難。所以一眾唐軍,索性也不再逃了,直接就丟下武器,跪地求降。

更有甚者,眼看無路可逃,便拼命地往渭河之中衝去。

一眾人跟下餃子一樣,跳入渭水之中。可夏季水流大,跳入渭水之中,別管會不會水,多就是一個死字了。

隋軍騎兵從亂軍之間穿過,根本不管唐軍是投降還是潰逃。他們的目標是直奔唐軍中軍。

八千唐軍,亂作一團,只有李孝基的中軍親兵還在勉強抵抗。

但這點人的抵抗,根本沒有多大的意義。

這抵抗如微火、如浮萍,彷彿再等那麼一瞬間,便會熄滅、落定。

李孝基滿臉痛苦地看著這片零落的戰場,心如刀絞。

敗了,一切都敗了。

這一仗,敗的不只是他李孝基和八千唐軍,還有整個李唐的命運。

李孝基趕緊叫來十五歲的侄子李道宗。

李孝基膝下無子,而他的兄長李韶早死,卻有三個兒子,因此平日裡李孝基待侄子視若己出。

李道宗是李韶的長子,年僅十五歲,卻為人謹厚好武,勇冠三軍,是李家下一代的佼佼者。

李道宗此時殺的滿身是血,來到叔父跟前。

李孝基乃言道:“今日我軍兵敗,長安必然不保。我死不足惜,可是唐王在渭北還有數萬大軍,並不知曉渭南的情況。你且渡過渭水,去見唐王,將渭南的情景盡告訴唐王,讓他不要撞入隋軍在長安的埋伏。”

李道宗點點頭,低聲問道:“叔父怎麼辦?”

李孝基一聲慘笑。

“我得唐王重任,領上萬兵馬,戍衛長安,權高責重,可今日一朝,兵敗喪師,使長安陷入危機之中,今實無言再見唐王。”

“叔父!”

李孝基抓住李道宗的肩膀說道:“快走吧!你且記住了,李家但有一人不死,我李家就不亡。”

李道宗滿臉是淚,回望一眼叔父,打馬向東渭橋衝去。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