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業十一年,五月下旬,英明可汗大帳。
今年的夏天比以往要炎熱的多,尤其是阿史那俟利弗在圍剿同羅部失敗之後,這份心底的燥熱,就更難受了。
為了收編同羅部的數千騎兵,阿史那俟利弗集中了全部力量,用盡了所有心思,還得罪了可汗牙帳和隋軍,大張旗鼓,志在必得,最終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在隋軍的恐嚇面前,不得不乖乖讓路。這也讓阿史那俟利弗本就不怎麼好看的臉面,掉了一地,碾到了土裡。
而阿史那俟利弗在東突厥內部本就不多的威望,經此一事後,越發低迷。
都知道英明可汗在隋軍面前,膽怯的不如一條狗,誰還願意追隨英明可汗,還不如去抱隋軍的大腿。
這兩日,又有兩個小部落脫離了英明部的轄制,去奔了定北城。
阿史那俟利弗明明恨得咬牙切齒,恨不得立刻撲上去將其撕碎,卻擔心引起隋軍的反撲,只得打碎了牙往肚裡咽,吃下這個啞巴虧。
可吃虧不好,吃氣更難受。
阿史那俟利弗這個深受漢家文化薰陶,已經算得上草原上少有的斯文人,卻也不得不如旁人一般,朝著奴隸們撒氣。
自圍剿同羅部失敗後,被阿史那俟利弗殺死的奴隸,已經超過五十人。
阿史那俟利弗無所顧忌的亂髮脾氣,處死人,甚至已經影響到部落的生產和穩定。
自從隋軍來了之後,什麼都缺了,往日就連殺也殺不盡的奴隸,今年竟然罕見的不夠。
韋雲起到了定北城之後,便要求各部交出一半的奴隸,用來修建定北城。
各部不敢不給,只得乖乖將奴隸貢獻出去。
也有兩個不給的小部落,直接讓烏戈利給剿滅了,現在的烏戈利就是大隋在漠北豢養的最兇惡的一隻惡犬。
韋雲起收到這些奴隸,轉眼便將他們編戶齊民,以為定北城的居民。
而這些本來過著朝不保夕的奴隸,瞬間有了活路,還有了上進的通道,立刻便成為大隋在漠北最忠心的子民。
不能殺奴隸,也沒法擄掠,甚至連大規模發展部眾都不敢,還得隔三差五受到阿史那咄苾這個混賬的奚落,這日子簡直沒法過了。
阿史那俟利弗的大帳設在娑陵水附近,管理著頞根河以北,直到韋紇部的大片牧場。
這日阿史那俟利弗正組織部落裡的貴族狩獵,其帳中便來了一個不速之客。
何為不速之客,《周易》上六爻辭雲:“上六,入於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
啥意思?
《周易》很複雜,也很難懂。不過最後兩字“終吉”大家能夠看明白。有人解讀這一卦為“已經到了坎險的極端,終於掉進陷阱中,無法脫身,只有等待外援。”
而來的這個人,正是來給阿史那俟利弗排憂解難的人。
不過阿史那俟利弗可不懂什麼是《周易》,他認為的不速之客,就是那些他不待見也不該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