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化及一路跌跌撞撞來到滎陽郡,他將全部財貨、物資盡屯於浚儀(今河南省開封市)城,而率主力西進。
宇文化及也不傻,帶著一群累贅,怎麼打仗。
當然宇文化及並不想跟李密打,也不想攻打滎陽和虎牢關。可關鍵是李密佔據洛口倉,手中有糧。
宇文化及一眾十多萬人,人吃馬嚼,輾轉三四個月,江都積蓄的那點糧食早已要耗盡,現在整個隊伍積蓄補充糧食。
所以宇文化及也屬於孤注一擲了。
宇文化及要參合進來,可苦了李密。
本來他在洛口倉好好的,正準備對東都發起總攻,誰料到宇文化及要來了,還在他背後捅起了刀子。
別看宇文化及殺了天子,又張牙舞爪,四處為禍,其實天下人並不畏懼宇文化及。都知道宇文化及沒有根基,所依仗的無非就是那幾萬兵馬。一旦這些兵馬耗盡,就是宇文化及授首之時。
可關鍵是沒人想碰上宇文化及和那幾萬人馬。
宇文化及就是一根攪屎棍,誰要是粘上了,就要臭一身。
李密當然不想粘上,可滎陽郡是李密的根據地,萬萬不能失去,所以他此時便不得不放下東都, 回身迎敵。
這時李玄英卻是提議李密, 宇文化及來襲是壓力,可也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因為宇文化及手中可是有燕王和蕭後。
李密聽得,心中一動。
打了洛陽快一年了,雖然屢戰屢勝, 可洛陽城卻始終沒有攻下, 李密也急迫的很。一年的時間可不短了。李淵佔了關中,黃明遠得了河北, 就他卻始終沒有得手。眼看著其他勢力大肆攻城略地, 發展迅速,他不由得不著急。
爭霸之路, 如逆水行舟, 不進則退。
所以李密便動了另一番心思。既然隋朝一時之間不可滅,何不投降洛陽小朝廷,然後來個鳩佔鵲巢。
李密現在,最缺的便是世家大族的支援, 他不可能只依靠這群泥腿子爭天下。一旦投降大隋, 便能順勢重回世家大族之中, 再圖以後, 便容易了許多。
只是打了這麼久, 想投降也不容易。李密更洛陽小朝廷接觸過, 結果不盡如人意。
但李玄英現在給了他第三條路, 扶植一個天子, 再立一個大隋朝廷, 跟洛陽小朝廷爭奪大隋勢力。
而燕王和蕭後就是機會。
於是李密命大將裴仁基鎮守洛口倉,他自引主力迎戰宇文化及。
雖然李密手中擁兵數十萬, 但要想破敵,還得是主力。
李密東進, 屯兵於虎牢關,與板渚相望。李密很清楚, 宇文化及缺少軍糧,雙方若是速戰速決, 則對宇文化及有利, 所以他要跟對方打相持戰。
宇文化及也不是傻子,虎牢關是什麼地方,那可是險關峻嶺,難越之地。他就是再有實力, 用人命去填,也未必能破關。
所以宇文化及和宇文智及商量之後, 便由宇文智及統帥部分軍隊向東, 攻打東郡。東郡富庶,得之也能補充一下軍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