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浚儀城中,尤其是禁軍之中,擁有大量的拱衛親軍府的人。
黃明遠早在之前北伐、西征的時候,便利用統帥之機,往禁軍之中摻雜了一些人員。這些人從未動用過,就是為了等未來的江都之變。
而江都之變前後,黃明遠又往裡摻雜了不少釘子,時刻監視其軍。
因為知道會有江都之變,黃明遠便一直安排這些人多親近宇文化及兄弟,雖然眾人不清楚宇文化及這個罪奴有什麼親近之處,但皆依令而行。
果然,江都之變,宇文化及掌權,手中無人。這些跟宇文化及關係不錯的禁軍中下層將領,皆得到升遷,委以重任。
陳璣,原禁軍鷹揚司馬,現虎牙郎將。
徐有固,原禁軍右備身府兵曹參軍事,現禁軍後軍長史。
韓忠,原禁軍旅帥,現鷹揚郎將。
······
這樣的人在驍果禁軍中,前前後後有一二十人之多。原本一群小官,加起來也沒什麼能量,但當被宇文化及委以重任,然後宇文化及又清洗了司馬德戡的舊勢力之中,眾人能發揮的力量,便難以想象。
宇文化及留下五千人馬鎮守浚儀城,以為後軍。
宇文成基統帥後軍,但他就是一個紈絝子弟,不通軍略,除了吃喝玩樂,更沒有什麼本身。因此後軍之事,完全交由長史徐有固打理。
徐有固既掌後軍之權,便命令大將韓忠鎮守最重要的北門。
徐有固身為長史,雖不能直接掌握軍隊,但可以透過宇文成基調動部隊,掌握駐防,釋出命令,可以說整個浚儀城的命運,完全掌握在徐有固的手中。
此時北斗信使到了浚儀城中,找到了徐有固,釋出了啟用他們的命令。
徐有固是參加過北伐的老人,在北伐之中被黃明遠發展為暗探。可他在禁軍中這麼多年,如其他人一般生活,戰鬥,從未給黃明遠提供資訊,到現在,時間久到幾乎已經快忘了自己的身份。
此時聽到衛公的召喚,他心中無比的激動、澎湃,甚至是熱淚盈眶。這麼多年,他每一天都等待著衛公的命令,所有的準備,等得便是這一日。
幾乎沒有遲疑,徐有固便準備執行命令。但凡每一個經歷過當初北伐漠北的人,在他們的心中,黃明遠都是永遠的神。
徐有固親自去見北城門的韓忠。
當初之所以讓韓忠鎮守北城門,考慮的便是有一日隋軍打到浚儀城,能最快做出反應。
“老韓,主上有令,冬眠的‘松鼠’該醒了。”
當夜,浚儀城的北門突然開啟,而在浚儀城的北面,一支軍隊見之直奔北門,從這裡,殺入城中。
是夜,浚儀城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