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遠的話還是頗有信譽的,甚至還多人弄不清楚敵人到底是誰, 只以為是黃明遠親自領兵來征剿,這心思更是亂如麻了。
從歷山上往下看,各處都是烏壓壓的人群在跪地乞降,簡直像是舉行一場投降大會。
這時在中軍的於洪建等人也穩不住了。
於洪建和孟秉一同整理部隊,組織攻勢,但架不住亂軍實在太多。而且隋軍騎兵從四面八方衝進了,將各部分割開來。
整個大營被撕扯的四分五裂,根本沒法整頓防線。
仗打到這種程度,其實也沒法打了。內憂外患, 人心盡散,士氣低到冰點, 就是白起、韓信親自前來,怕是也改變不了局勢。
孟秉和許弘仁來到宇文化及面前,拉著宇文化及的手喊道:“大丞相, 此地已不可守,還請大丞相快快突圍吧!”
宇文化及半是呆滯,半是茫然。
四個月之前, 他還在江都,一呼百應,殺了楊廣,手中領數萬人馬。三個月之前,他在彭城,也是兵強馬壯,無人能敵。就是一個月前,他還是坐擁數萬兵馬,沿途諸軍無人敢阻的人物。
怎麼這麼短的時間,他就先敗於通濟渠,再敗於歷山, 眼瞅著就要覆亡了。
“天亡我也!”
眾人眼看宇文化及都這個時候了, 還想著那些有的沒的,士氣已經低到這種程度,你再說喪氣話,真想讓全軍就地解散。
這時眾人看向宇文智及。
所有人都清楚,宇文家中,真正能拿主意的,還是宇文智及。
這時宇文智及還強裝著鎮定,窮途末路啊!
“就聽諸位將軍的,請諸位和我,護著大丞相突圍!今日若脫此難,我兄弟必對諸位重謝,王侯將相,絕不在話下。”
宇文智及很清楚,此時兄弟三人剩下的,也就只有給眾人畫雞湯了。
此時孟秉、楊士覽、許弘仁、元武達等人,也紛紛表忠誠,誓與大丞相共存亡。
孟秉幾人,倒也不是真的忠誠,而是清楚,他們都是跟著宇文化及在江都兵變的核心人物,黃明遠根本不可能饒恕他們,所以現在就是投降,也是死路一條。
還不如同心合力,共同逃命呢。
一眾人著急忙慌的突圍,可是四面八方都是隋軍,也不知道該往哪裡走。
最後還是宇文士及建議,西面是鉅野澤,北面是河北,南面是孟海公,倒不如向西走離狐(治今山東菏澤市西北李莊集),會和王軌,趁機渡河,從河內前往關中,或許還能有條生路。
此時也沒旁的辦法,眾人只得從之。
宇文化及率部向西突圍,生死關頭,這群人也爆發出無限的潛力和勇氣,隋軍在西面兵力不足,竟然真讓這群人突圍出去。
不得不承認,直到最後兵敗,驍果禁軍也不是一支弱旅,一切結局不過是時也命也。
宇文化及雖然突圍向西,但大部主力還是被留了下來,包括大將於洪建。
黃青和蘇邕眼看走了宇文化及,由黃青分騎兵追擊之,這一次務必要將宇文化及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