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上前,楊廣身邊的內侍張誠上前擋在前面。
張誠是楊廣身邊的老人,跟著楊廣已經三十多年,現在擔任長秋監令,是整個內侍的頭目。
楊廣在大業三年將改內侍省為長秋監,主管稱長秋監令。
張誠只是一個內侍,他改變不了什麼,平日裡只能好好地服侍天子。但君辱臣死,他一腔熱血,自要灑給服侍了一輩子的天子。
“張誠,你要幹什麼!”
宇文智及看到有人攔路,更是憤怒。
張誠指著宇文智及道:“該我問你幹什麼才是?汝本隸人,就連汝父都要求天子殺了你,以免禍害家門。是天子留你一命,給你現在的一切。你是沒了心肝嗎?做出這等狼心狗肺之事。”
宇文智及平生最討厭的兩件事。一是因走私獲罪,被貶為奴隸;另一件事便是不得父愛。
宇文述臨死前求了楊廣兩件事,給宇文化及和宇文士及封官,殺了宇文智及。可見宇文述對這個小兒子的憎恨。
張誠將此事血淋淋的撕開,徹底激怒了宇文智及。
“殺了他!”
馬文舉立刻砍下張誠。亂刀齊下,一眾人將攔在他們面前的張誠活活砍死。張誠倒在地上,鮮血四濺,迸了楊廣一身。
馬文舉上前扯住楊廣的袖子,惡狠狠地問道:“天子不欲回宮?”
楊廣嚇得膽戰心驚,只得喃喃地說道:“此非朕意也!”
馬文舉卻是不待楊廣再說什麼,和身後人一擁而上,拉著楊廣便往後宮而去了。
傻子皇帝司馬衷尚知“此嵇侍中血,勿去。”楊廣寧如司馬衷乎?
送走楊廣,宇文化及便對宇文智及言道:“先有宇文成都,再有張惠紹,張誠,往後還不知道更有何人。不知這樣的天子,三弟可否有心駕馭?”
宇文智及也不說話了。
本以為楊廣已經眾叛親離了,沒想到還有這麼多人忠誠於他。前仆後繼,渾不怕死。
若不是他們以“誅殺天子身邊的奸佞,請天子回關中”的名義起兵,估計光是禁軍那一塊便壓制不住。
以現在的形勢,他們把楊廣當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搞不好成了爾朱榮、宇文護,被楊廣反殺了。
宇文化及又說道:“我兄弟二人,恐無天子之智。”
宇文智及乃說道:“若殺楊廣,不是不行,只是黃明遠怎麼辦?他可是擁兵十多萬,割據一方。”
宇文化及便言道:“我不過是當了一會的大丞相,便覺貴氣逼人,若是讓我放手,我是不願的。更何況黃明遠割據河北多時,他又如何會沒有稱雄之心。況且我們和他中間隔著一個李密,有何好擔心的。”
宇文智及點點頭,也說道:“挾持楊廣為天子,確實不如扶持一個聽話的。”心中卻是有了決斷。
“那楊家剩下的人呢?”
“既然楊廣要殺,何不一勞永逸,讓他們都去陪楊廣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