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楚軍將領這些日子憋得一股火,入城之後,甚至想著屠城劫掠。
連林士弘都有這個打算。
這一仗打的太憋屈,士氣大降,非得用懷寧城的鮮血和財富才能激勵三軍將士的鬥志和勇氣。
幸好王戎知道厲害,勸得了林士弘。
現在隋軍還在內城之中,隨時可以出擊。一旦各部因為劫掠失去組織,很可能為隋軍所趁,得不償失。
林士弘同意了王戎的建議,但為了激勵士氣,仍是下令,攻破內城之後,允諸將士劫掠三天。
當然現在小規模的擄掠,他也不管。
林士弘意氣風發地入了城,準備著對內城發起致命攻擊。
而在內城的李遂恩看著黃維烈,心中著實忐忑,也不知道這一次的選擇到底是對還是錯。
怎麼就鬼迷心竅了。
當日隋軍大破入城楚軍,殲敵數千,大獲全勝。
可戰後的黃維烈仍不見喜色。
這仗打得越順利,意味著楚軍退得越快。今日戰後,就真的留不住林士弘了。
黃維烈得到訊息,兄長已經趕回了江都,正在整頓軍隊,用不了多久,就能順江而下,支援懷寧。
所以黃維烈仍是希望,能夠將楚軍留在懷寧,等兄長到來。
但楚軍也不是傻子,更不是瘋子,不會因為隋軍希望他們留下來便留下來。
黃維烈思慮再三,最後跟眾人商議道:“不若我軍退出外城,讓給林士弘。只要林士弘還有心淮南,必然不肯再退。”
聽到黃維烈這個想法,眾人都覺得黃維烈是瘋了。
你這是守城,怎麼打贏了反而讓出去。 而且放棄外城,獨守內城,雖然守禦的地方小了,但也是給了敵軍一個穩定的後勤基地,一不小心,就可能滿盤皆輸。
而且困守內城,一旦落敗,他們連突圍都沒有辦法。
大家皆不敢同意。
最後還是黃維烈勸道:“我軍兵精糧足,更兼士氣高漲,退守內城,短時間內敵軍是很難攻下的。而且兄長馬上就要到了,到時候南來之兵有十多萬,諸位再想立得大功,怕是沒那麼容易。”
黃維烈知道必須搞定杜伏威,又說道:“伏威兄長,大兄在長江南北分設兩軍,並攻江西,從江東出擊,要比淮南近的多。父親本來是想為兄長單獨設一軍的,可是以兄長的資歷,著實不夠這一軍總管的位置,這才讓我代領,但我尚年幼,不通軍略,有些事情也拿不定主意,到底這仗打還是不打,還得是兄長說了算。”
黃維烈這時赤裸裸地以利誘之。
杜伏威也清楚,雖然他是黃明遠的義子,但從未在黃明遠身邊待過,沒什麼感情,一個義子的名頭,在以後未必管用。
再說他很年輕,肯定比不過黃明遠身邊的那些老資格,所以他的未來也是跟著黃維揚兄弟混的。黃維烈今日計劃,是將滅林士弘的大功留給黃維揚,他今日若是不同意,得罪的是黃維揚兄弟二人,得不償失啊。
考慮到這一點,杜伏威便下定了主意。
“咱們就聽二郎君的,林士弘此賊,著實是個禍害,老話說‘除惡務盡’,非得將他留在懷寧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