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十五章 南天王

南郡,江陵。

自李淵兵敗關中,李密兵敗東都之後,這普天之下,除了黃明遠之外,名義上地盤最大、實力最強的梟雄勢力便是位於荊襄的蕭梁了。

蕭梁之主蕭銑,西梁宣帝蕭詧的曾孫, 大隋蕭後和蕭瑀的族侄。

按理來說,蕭銑也算正兒八經的外戚,本應該受到楊廣的重用,尤其是蕭銑是蕭家人中少有的幹才,名聲極好。

不過蕭銑雖是外戚,奈何他在蕭家這一支不好。他的祖父蕭巖是蕭後父親蕭巋的堂弟, 在南陳滅亡之後,和蕭皇后的二哥蕭瓛一起組織復國活動, 兵敗被殺。所以蕭銑也算是實實在在的叛逆之後。

要不是楊廣看重蕭氏, 蕭銑早死一百次了。而且楊廣還在登基後封蕭銑為羅縣(治今湖南省汨羅市西北故羅城)縣令,也算皇恩浩蕩了。

楊廣這輩子負的人很多,但卻從沒有負過蕭氏。但先有蕭銑,後有蕭瑀,前後皆背叛了楊隋,可謂是忘恩負義之徒。

大業十一年,楊廣南下江都,天下混亂,荊襄也不受朝廷控制。

這時巴陵郡鷹揚校尉董景珍、雷世勐,旅帥鄭文秀、許玄徹、萬瓚、徐德基、郭華,沔州人張繡等共謀起兵反隋,但相互之間,為了這個首領的身份爭執不休。

幾人都是當地豪強,雖有實力,但卻沒有名望,所以各不相服。

這時董景珍便便建議道:“我素來寒微,雖假借名號, 也怕不能服眾。羅縣令蕭銑,乃故梁皇帝之後,寬仁大度,有武帝遺風。況且我聽說帝王興起,必有符命。隋朝冠帶盡稱‘起梁’,這是蕭氏中興的之徵兆。我等不若推他為主,以應天順人,也可成為開國功臣。”

其他眾人也自知在荊襄沒有什麼號召力,又擔心讓旁人得了利,只得同意這個建議。

眾人商議之後,便去信蕭銑,請求歸附。

蕭銑得信之後,又驚又喜。

蕭銑雖然只是一個縣令,但眼看天下大亂,素來野心勃勃的他也有心起於一方,復興蕭梁。

於是蕭銑便回通道:“我先君昔事隋,職貢無廢,可楊堅竟貪我土宇,滅我宗祊,我是以痛心疾首,一直期望洗刷這份恥辱。今日諸位投奔於我, 乃是上天降下福佑,佑我等驅逐北虜,復興大梁,我身為蕭氏子孫,怎敢不糾集勉勵士眾以隨公之後呢?”

於是蕭銑立即募兵數千,揚言討伐賊寇,做足了造反的準備。

正巧這個時候潁川人沉柳生進犯羅縣。

隋末有個很有意思的事情,一些在北方混不下去的盜匪,都喜歡向南轉進。譬如杜伏威、李子通、張善安等人。主要是這個時候南方真的是武備鬆弛,而且相對富庶,北方盜匪來到這裡,幾乎不費多大力氣,便能搶得盆滿缽滿。

歷史上佔據江南的沉法興,也算江東大族,幾乎全取江東,可在已經兵敗於杜伏威的李子通面前,幾個來回都走不了。南方軍隊的戰力,可想而知。

這也是為什麼隋唐時期,天下的爭奪幾乎和南方無關。

蕭銑想造反,但面對沉柳生這種不知名的盜匪都不是個,於是雙方連戰數場,皆是兵敗。

這時蕭銑坐不住了,再敗兩場,就是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了。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