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維揚想了想說道:“咱們走兩條路,蕭銑和張繡這裡雙管齊下。一邊利用蕭銑逼張繡出兵,一面在張繡這裡鼓動張繡出兵。”
“可是糧食恐不夠用!”
隋軍糧食能支撐不過一個月,若就這麼等下去,很可能張繡沒出兵,黃維揚這裡的糧食就要耗盡了。
“那就想方設法地從吳越轉運。”
凌敬一驚,從吳越運糧到豫章,相隔千里,不走水路,怕是要運一石吃三石了。
一瞬間凌敬便感受到黃維揚此戰的決心。
這場勝利,黃維揚志在必得,誰都不能阻攔。
雖然定計兩面出擊,但具體實施起來,還是有些困難。
主要便是派誰去做?
黃明遠勢力在蕭梁內部的影響力和人力相對要差不少。
這時投降黃維揚的王戎毛遂自薦,請求假扮林楚使者,前往湓城和江陵,勸說張繡和蕭銑出兵。
自王戎投降之後,黃維揚一直將其帶在身邊,以諮江西軍政事。
王戎雖然算林楚內部的元老級人物,但既然投降,便也盡
^0^ 一秒記住【】
心為大隋做事。王戎很清楚,自己這個身份的人在大隋內部一抓一大把,不趁著這個機會,立功受賞,等江西戰後,自己徹底失去作用,怕是就沒人會記得自己了。
自己最好的結果不過是被隨意丟到哪個地方,做個六七品的小官,一直到死。
王戎體會到權利的快樂,如何願意是這個結局。
所以瞅準機會, 王戎能不上趕著往前湊,哪怕是很容易掉腦袋的事情。
這些日子,黃維揚對於王戎的觀感並不錯,在他看來,這是一個聰明同時識時務、知進退的人。
不過茲事體大,王戎的忠誠難以評測,一旦他到了梁軍那裡,將隋軍的情況悉數告知,則這一仗怕是更難打了。
因為無論是凌敬還是其他人,都不贊成派王戎去。
倒是黃維揚還有些猶豫。
王戎於是請見黃維揚,自言“請為江西百姓求一份安穩”,得黃維揚嘉許,於是被派往蕭梁。
黃維揚並不怕王戎背反,實在不行,他就掉頭返回豫章城下,攻破林士弘,憑險據守,亦不吃虧。
只是梁軍屯兵湓城,如懸在頭上的一把刀,再想擊破,就不那麼容易。
親,本章已完,祝您閱讀愉快!^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