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說張繡這個看法不對,但或許這個選擇對於張繡來說,是最為合適的選擇。否則他在萬家嶺下損失太大,既救不了林楚,還威脅到自身。
梁軍打了兩仗,尚未佈置好陣型,就這麼灰熘熘地退了,這著實讓黃維揚沒有想到。他不過是小試身手,還等著跟對方耗上一個月再說那,張繡怎麼就走了。
黃維揚自不可能追上去攻打湓城,以三萬多人攻打一個六萬人駐守的城池,黃維揚還沒有瘋狂到這種地步。
不過黃維揚實在不甘心放走對方,立刻讓人在王戎那查詢原因。
梁軍之中,眼看張繡下令返回湓城,王戎也有些愣神。
“呼啦啦”的來了,又“呼啦啦”的走了,來來回回,跟武裝遊行一樣,玩呢?
王戎立刻去見張繡,希望能勸說張繡改變主意。
可出人意料的是,原本一直把王戎當作座上賓的張繡,忽然來了一個閉門不見,任憑王戎怎麼去拜見他,就是不在。
王戎知道張繡在,張繡也知道王戎知道他在,就是不想多費口舌。
對於張繡來說,既然已經準備放棄林士弘和豫章城,那林楚的使者王戎自然也沒有什麼用處了。
張繡是個實用主義者,不喜歡浪費時間。
王戎拜見張繡無門,只能去打梁軍將領的主意。又送了一圈禮品,不少人也拍著胸脯向王戎保證,定然勸齊王出兵,但最後卻都再無訊息。
王戎沒辦法,知道張繡這裡走不通了。
功敗垂成,這讓王戎很難受。就憑一個讓敵軍出兵又退兵的功勞,這回到隋軍那裡,實在拿不出手。
王戎便動了旁的心思,張繡不出兵,那就讓旁人逼他出兵。
軍中副帥除了許玄徹,還有楚王鄭文秀。
楚王鄭文秀是巴陵派最有人緣的一人,因為跟董景珍和蕭銑關係都不錯,故被蕭銑任命為副帥,用來彌合雙方關係。
鄭文秀能力一般,在軍中實力還不如獨領水軍的許玄徹。
王戎給鄭文秀送了不知道多少禮, 因此也算對方的座上賓。這次王戎又找到鄭文秀,鄭文秀立刻就為難地告訴王戎,不是他不盡力,實在是他也勸不動張繡。
王戎聽了並不喪氣,反而進言鄭文秀,張繡一再不從君令,擅自退兵,有割據豫章之野心,不知楚王可有心軍中主帥的位置。
鄭文秀有些吃驚,但又有些驚喜。若說他沒有野心,那是騙人的。只是他知道輪不到他,所以一直很低調。
王戎自言有辦法送鄭文秀成為主帥。
鄭文秀很快動心,遂決定冒險跟王戎結盟。
當夜,王戎乘著一艘大船往江陵而去,他要推動梁軍換帥。
。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