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十二章 周氏投降

周法明算是記恨住黃明遠,所以周法明回家鄉造反之後,建立了好大家業,可他寧可倒向李密、蕭銑,也沒想立刻投降黃明遠。

可現在勢必人強,骨氣遠不如脖子重要。

周法尚的長子周紹德就不明白父親為什麼對衛公的怨念這麼大,隋軍都快兵臨城下了,還較這個勁算什麼。

不過周紹德年紀大,規勸父親比較含蓄,而小兒子周紹則就比較直接。

“阿耶,七兄(周紹範)多次來信勸父親,言衛公也願以江夏都督待之,許我家領永安四郡,這麼好的條件,何必再猶豫。”

周法明被兒子逼緊了,才說道:“黃明遠這個人,外寬而內忌,他本來就對我不滿,就此投降,你我父子,未必有出頭之日。”

“可隋軍就要兵臨城下了。”

張繡的名聲,黃維揚、歐彥這些見識過大場面的人或許不在意,可在周法明等人眼中,張繡可是了不起的人物,軍事能力方面,威壓江南,絕不是吹的。要不然張繡原本的老大董景珍能看著張繡將兵權搶走,實在是因為他打不過對方啊。

這樣的人物,領著十幾萬大軍,在黃維揚手中沒走幾個來回,就落得個兵敗被俘的結果, 可想而知,黃維揚得有多兇殘啊。

這時周紹德言道:“我周家畢竟擁兵數萬,領四郡十八縣,內又有七弟為援,只要我家不存異念,衛公要動咱家,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眼看幾個兒子都想降,周法明也實在沒有把握抵擋的住黃維揚,只得有些頹然地說道:“既然你們兄弟都覺得投降合適,那咱們就降了吧。”

周家父子決定投降,但也沒有閒著。

周法明雖佔據了永安四郡,但整個江漢地區,最富饒的安陸、竟陵二郡皆不在他的手中。

尤其是安陸郡,下轄八縣,人口最多時有近七萬戶。而且安陸郡深入到周法明地盤腹地,和南郡、巴陵郡又將周法明勢力中人口最多的沔陽郡給包圍。一旦周法明反叛,蕭梁軍隊三路出擊,沔陽郡絕對守不住。而丟了沔陽郡,蕭梁的刀就頂到周法明的肚子上。

而即使隋軍能及時來援,到時候丟的地盤,怕是盡落到隋軍手中,也回不到周家這裡。

於是周法明決定,對一側的安州(安陸郡)搶先出手。

蕭銑佔領安陸郡之後,改安陸郡為安州,任命大將馬貴遷為安州總管。

自馬貴遷擔任安州總管之後,周法明一直與之交好,刻意逢迎,因此馬貴遷一直對其沒有防備。

周法明親率大軍,突襲安陸,馬貴遷不備,安陸城破,馬貴遷被生俘。

周法明佔領安陸郡後,翦除了梁軍側翼的威脅,然後便命人分別前往湓城和河北,向隋軍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