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伏威幾次發動攻擊,都沒有什麼效果。
杜伏威召集諸將議事,不少人都建議:“叛賊死守桃葉山,佔據水陸兩方面的險要,我軍久攻難下,倒不如直接進逼六合,出其不備,襲擊輔公祏的老巢,六合之敵潰敗後,這陳正通等人自然會投降!”
杜伏威聽了,也覺得不錯。
實在是輔公祏兵少,所以操作起來,就容易的多了。
這時蘇烈卻是建議道:“我軍大軍壓境,人所矚目,臺相也對我軍報以信任,若因桃葉山堅而繞過,恐使敵以為我畏懼。
根據情報,輔公祏軍隊一分為二,除了桃葉山的陳正通部,其本部兵力應該亦不少。如今桃葉山我軍尚且不能攻克,而六合本就是堅城,又有瓜步山為掎角之勢,難道就那麼容易被攻克。
到時候我軍勐攻六合不得進,除水又為輔公祏斷絕,桃葉山在身後,必然不斷襲擾,而我軍腹背受敵,恐怕糧道亦不能保,後果難料。”
蘇烈的第一個理由完全站不住腳,但卻是真正的重點。
實際上隋軍繞過桃花山完全沒問題。黃維揚兵力充足,完全可以兩面開打,一路圍困桃葉山,一路奔襲六合城,以多於敵軍數倍的兵力,總能擊破對方。 可現在黃維揚始終不跟上來,就是讓你杜伏威立功。而杜伏威手中的兵力又無法做到兩面分兵,你若是奔襲六合城,留下桃花山,難道讓黃維揚率部來打?
那叫不識抬舉。
闞稜不明白裡面的東西,聽得這話,便說道:“你也不是沒看見,桃葉山不好打,不誘敵出來,難道我軍繼續被擋在桃葉山前?”
眾人此時皆不說話。
闞稜的態度,著實讓左衛率營眾人感到不滿。
不過蘇烈倒是不在意。他當然可以不發一言,看著杜伏威吃癟,但這是置大隋禮儀於不顧的表現。
於是蘇烈接著說道:“當然不是,我軍仍可遣一部從水上前往胡墅。這裡是江防要地,也是桃葉山前往六合的要道,一旦我軍佔據此地,反過來便斷了桃葉山的糧道。
叛軍有萬人之多,一天至少要消耗四五百石糧,陳正通乃是身經百戰的老將,他應當清楚,若是耗下去,他耗不過咱們。”
杜伏威知道蘇烈是黃維揚的心腹,因此對蘇烈的話很重視。
而且他知道黃維揚的用意,所以蘇烈話中的引申之意,就更得重視。黃維揚幫他,而他若是接不住,丟的就不僅是自己的臉了。
此時杜伏威盤算了一番,便說道:“陳正通這個人是個勐將,但卻有勇無謀。這些日子,他避戰不出,除了畏懼我等,應該是輔公祏嚴令他們按兵不動,堅守不出,估計他也快撐不住了。只要我們給他機會,他必然會出擊。”
杜伏威能有今天,跟他卓絕的軍事才能分不開的。因此蘇烈起了一個頭,他便有了自己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