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隋軍都動了起來,黃維揚當然不會一廂情願地將結果都壓在梁建方所部騎兵正面衝陣之上。這只是第一層,即使不勝,也沒有關係。
黃維揚真正的殺招是五路齊出,利用梁軍的混亂,徹底將梁軍給切割開來,逐個殲滅。
而大軍的核心目的地便是梁軍中軍。
除了杜伏威、陳稜、蘇烈、麴威四路之外,黃維揚還命陳克敵從湖口出兵,直逼湓城,徹底斷了梁軍的後路。
等到張繡兵敗,逃到湓城,卻見到“城頭變幻大王旗”,不知又該是什麼樣的情形。
隋軍四路出擊,異常順利,很快就將當面之敵撕破開來。
此時梁建方帶著主力騎兵,從前軍一路勐衝,已經殺到了梁軍的中軍腹地。只是這一路衝來,其部卻並未受到太多的阻擋,他有些驚奇地發現,梁軍中軍異常空虛,遠超想象。
“張繡到底在幹什麼?”
梁建方也有些不明白,在他看來,張繡也算個名將,無論如何不應該讓自己的中軍虛弱到這種程度。
梁建方不清楚,關於此事,張繡還真有話說。
他將十多萬軍隊平鋪開來,綿延十多里,固然將攻擊面延伸開來,但手中實力也完全攤薄,前後不能相顧。
雖說一字長蛇陣,最大的優點便是“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可這麼長的大陣,若被攻擊首,而尾部救援,怕是仗打完了,後軍都沒到。所以中軍空虛,前後不能救應,也就能理解了。
更重要的是,張繡辦了一個蠢事。
隋軍發起攻擊的時候,張繡正在開會。
之前聽聞萬瓚身死,張繡雖然惱怒,但亦擔憂。倒不是他對萬瓚有什麼感情,換個時候,他聽說萬瓚死了,怕不得飲酒三杯慶祝。
但關鍵是現在萬瓚死了,他手中幾萬人馬,一時之間,群龍無首起來。
佔據梁軍近半的兵力,忽然之間無主,後果可想而知。若是在湓城之中,張繡自可以從容地收攏軍隊,更換將領,將這支軍隊收入囊中。
但關鍵是現在他沒有那個時間啊。
張繡沒有辦法,只得召集萬瓚軍中諸將,暫時安定這群人躁動不安的內心。
可有些時候,事情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因此張繡越是想快,有些事卻是越快不起來。
萬瓚軍中,本就成分複雜,萬瓚身死,更是面臨著大洗牌。這群人有對張繡靠攏的,有對張繡敵視的,還有不偏不倚想保留居中地位的。
而且包括岑文字、文士弘、鄭文秀等人,俱不願意張繡掌握這一部,紛紛給張繡使絆子,張繡收編各部的動作,更實行不起來了。
所以這會開的跟鴨子聚會一般,沒點用處。
張繡一個心高氣傲之人,著實是不善於爭吵,正被眾人弄得頭暈腦脹,兩耳發懵之際,忽然聽到營前戰馬嘶鳴,一片嘈雜之聲。
中軍帳前,怎麼會有嘈雜之聲?
張繡不愧是個名將,反應很迅速,立刻便意識到大事不妙,急令中軍的親衛部隊快速出擊,迎戰隋軍。
同時張繡又下令各軍向中軍靠攏,支援中軍。
張繡很清楚自己不能亂,他必須要擋住隋軍這波攻擊。
。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