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一十四章 驅民攻城

,!

李世民下了狠心攻打江陵內城,但真到了打的時候,卻並沒有那麼容易。

雙方相持已經快一個月了,相互之間的套路都已經熟悉。尤其是城內的守軍,一群沒怎麼經歷過戰事計程車兵和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在一個月的血火歲月中,已經磨礪成一名真正的戰士。

李世民比城中梁軍強的唯一一點便是兵力數量。

於是李世民命令各部,四面圍城,日夜攻打,不給城中的守軍有絲毫的喘息之機。

不得不說,“一力降十會”,單純的實力碾壓,勝過任何的技術。

城中的梁軍被折騰的頭暈腦脹,心力交瘁。儘管蕭鏐不斷地鼓舞眾人,但城中計程車氣,還是不可避免地降了下去。

幸好城中還有一個王仁壽。

唐軍三次攻到城牆之上,差點破城,都是王仁壽帶著預備隊將其趕下城牆。

李世民整整打了五日,梁軍也守了五日,雙方都有些筋疲力竭,只待有一方支撐不住,倒在這場相持之中。

李世民知道,不能再這麼打下去了,他不怕與對方相持,但他缺少時間。

李世民有些不明白,這群梁軍在此死撐著,到底是為了什麼。

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所以要想破城,必須摧毀他們的抵抗意志。

當夜,李世民便下令在外城之中,大索城中守軍的親卷。只要是身在江陵的,不論父母、親卷、老婆、孩子,都要帶過來。

江陵守軍的家,本就集中在城內外,因此李世民此令一下,唐軍立刻從城內外捉拿了數千人。

這還是唐軍沒有掌握守軍名單,否則人會更多。

眾將有些不解,李世民弄這麼多人,是讓他們去勸降嗎?

可所有人都覺著此策不靠譜。自圍城以來,唐軍已經派了不知道多少人前往城下勸降,可無一例外,這些人盡被蕭鏐所殺,包括他的一個兒子,現在腦袋還掛到江陵內城的城頭上。

蕭鏐之心如鐵,堅不可摧,勸降根本沒有意義。

當然李世民也沒有想過勸降蕭鏐,他的目標是蕭鏐手底下的人。

第二日攻擊之前,李世民便命人將守軍的親卷全部帶到內城四周。這時李世民下令,所有人必須往前進,透過雲梯爬入城中。所有人不得後退,違令者,殺無赦!

眾人都懵了,這是驅民攻城!

驅民攻城,多是胡人的手段。不過驅民攻城,後患太大,因為百姓既可能衝亂對方的軍陣,也可能回頭衝亂自己的軍陣,因此要在守軍不敢出擊的情況下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所以直到明朝時期,這種手段才被蒙古人和後金發揮到極致。

但這一次,李世民為了破城,什麼招都可以使用了。

城下前面是百姓,後面便是弓弩手和長矛手,這些百姓敢有後退的,只能是被射殺或刺死。

此時面對死亡威脅,這些百姓在唐軍的逼迫下,哭喊著向城牆角跑去。而且這些人邊跑邊哀嚎、求饒,什麼“二大爺”、“三姑夫”的,喊個不停。

城中的守軍見狀有些懵。

若城下是唐軍,他們自然義無反顧地痛殲敵軍,可城下的不是他們的敵人,而是他們的摯愛親朋。

無論是手持弓箭還是扛著滾木礌石的梁軍,手都在發抖。

而指揮官話到了嘴邊,可就是沒人喊下令。

於是一眾老百姓在唐軍的驅趕下,一路向前。而有些唐軍就跟在這些人身後,踏著步子,靠近了城牆。

蕭鏐知道此事後,很快來到城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