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就在這時,南風忽起,隋軍船隻順水而下,難以自控。
這突然出現的局面讓趙元恪也一驚,有部下勸趙元恪即刻拋錨,不可再往前。
趙元恪猶豫一會,覺得他的任務是攻佔翼際山,若是就此撤退,下次必然有人以五十七軍不善水戰為由,搶了他們的主攻。
而且雖然起南風了,但趙元恪並未察覺到危險,因此他決定繼續前進。
而此時在岸上的黃維揚見到南風起,有些皺眉。大冬天的,哪來的南風。而且上一場在冬天的長江上最著名的南方是赤壁之戰的南風,所以怎麼都不是吉兆啊。
於是黃維揚下令,命趙元恪立刻撤回。
可江上風大,雙方又離得遠,趙元恪一時竟沒有發現撤退的旗幟。
眼看五十七軍沒有回返,黃維揚有些不安,令朱驥立刻率六十三軍支援趙元恪。
而此時漢陽城頭的李大亮也發現了南風起,而隋軍船隻不能控的事情。他覺得這是一個破敵的好機會,於是下令大隊戰船埋伏於礄口港中,另出小舢板誘戰。
有部下覺得太冒險了,隋軍和唐軍戰力相差甚大,他們就這麼點家底,倒不如避戰保船。
李大亮大怒。
“此戰若敗,光有船有何用?”
獨孤義順乃依令而行。他也發現了這南風的妙處,隋軍順風而來,這南風不停,他們就退不回去了。
獨孤義順命令數十條小舢板向隋軍發起攻擊,但這些小舢板無異於用手槍打坦克,幾乎無法阻擋,便半數為隋軍撞沉,剩下的唐軍舢板,立刻離開中間水道,往兩側逃去。
趙元恪見狀,立刻下令全軍追擊。
這時副中郎將張寶相勸道:“郎將,我軍出兵之前,元帥有言,獲勝後勿窮追,此時切不可追擊。”
趙元恪和張寶相共事多時,於是言道:“老張,你且放心。我可不是盲目追擊,你看這些逃走的唐軍,都是往兩側走,說明他們想返回母港,而不是誘敵。現在唐軍的水師,避戰不出,咱們又找不到他們,正好順路追擊,必能破敵。”
張寶相有些擔憂道:“可我軍的命令是攻打龜山。”
趙元恪有些惱怒道:“敵軍水師不破,我軍怎麼能安然登陸。若我軍攻擊龜山,而唐軍水師趁機突襲我軍身後,我軍將腹背受敵。”
趙元恪是主將,張寶相不能勸動,於是大軍向前追去。
趙元恪算得不錯,但隋軍水師並沒有進入過漢水之中,對漢水的情況也不瞭解。
漢水遠不如長江寬敞,原本在長江之中暢通無阻的隋軍大船,到了漢水裡面,就成了龐然大物。
一百多條船隻進入漢水之中,很快便將水面給擁堵住。
趙元恪不得不命令前軍向前突進,全軍分散呈長蛇狀往前趕。
唐軍的水師往兩側使去,隋軍也跟著前進。但漢水兩岸較淺,很快隋軍的船隻行動不便,竟然有些船隻還擱淺在岸邊。
此時獨孤義順見狀,下令全軍出擊。
很快唐軍水師從上游駛來,將隋軍的前軍團團包圍。
雙方立刻陷入接銜戰。
前軍只有一營的兵力,初時擱淺,一片驚慌失措,因此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但接下來各團分守各船,開始跟唐軍進行拉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