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途即使看到有唐軍的船隻,朱驥只當沒看見,根本不停下速度。
上百艘戰船如離弦的箭一般,迅疾如電。
這倒是讓藏於港中的唐軍看得是瞠目結舌。獨孤義順有些不解,隋軍往上游而去,是何意圖。
但很快獨孤義順就知道隋軍想幹什麼。
從礄口港往上約十多里是琴斷口,而琴斷口是漢水的一條匯入河。南倚群山,為漢陽西面之要衝。
本來這段應該是李長卿防守,可李長卿偏偏將主力佈置到甑山和臨潼山,而琴斷口則疏於防備。
琴斷口連著漢水和漢陽湖,而漢陽湖又是唐軍的母港。一旦琴斷口失守,唐軍就回不了家了。
獨孤義順大為吃驚,李大亮兵力不足,李長卿又不知道在哪,他根本指望不上別人,因此只得親自去救援。
唐軍水師乃調轉方向,往西北而去。
唐軍一動,張寶相便跟著動了,他命令五十七軍開始登岸,拖住岸上企圖救援的唐軍,而他本人率領六十三軍一部和剩餘水師,縋著唐軍水師的屁股,往西北方向跟了去。
獨孤義順火急火燎,但到了琴斷口他便有些懵。隋軍的水師並沒有登岸,反而在漢水上一字排開,封鎖江面,攔住了他的去路。
獨孤義順見此,心中一涼,他知道自己中計了。
獨孤義順當然清楚唐軍水師的實力,可不敢跟對方決戰,於是立刻下令,全軍撤退。
可來時容易去時難,這東南風一起,順風和逆風完全是兩個概念,因此,唐軍水師撤退別提多艱難。
而就在這時對面的張寶相也來了,正好將獨孤義順堵死在漢水之中。
獨孤義順見之,是心若死灰。
前有伏兵,後有追兵,他就是有上天入地之能,也突圍不出去。
這時張寶相讓人調來二十艘火船, 多置硝石、枯木,點燃之後,直衝向對面的唐軍船隻。
這大風起兮,火船順風而上,直撲向唐軍。
唐軍船隻躲閃不便,很快便被火船撞上,引起火來。風助火勢,火隨風起,很快大江之上,盡成一片火海。
獨孤義順眼看火起,知道今日的結局註定,不過他也是個狠人,既然隋軍可以順風燒了他們的船,他們也可借風勢燒了上游隋軍的船。
於是獨孤義順下令,全軍往西北方向的隋軍衝去。
獨孤義順一動,朱驥就明白了,他本來就防著這一手。倒不是他認為獨孤義順有這個勇氣,而是防止風助船行,被大火誤傷。
琴斷口往西不遠的江面,突出一塊,河道折向東北。
朱驥立刻下令往東北方向轉道,又命人沿江攔起鐵索,以擋唐軍。
獨孤義順追了半天,沒有追上,眼看多數戰船燒燬在江上,他既不願投降,又不算做俘虜,於是引刀自刎,死於甲板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