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已經崩潰的梁軍俘虜此時也醒悟過來,往兩側奔去。可兩側更有唐軍的騎兵,於是又遭遇一場殺戮。
整個戰場之上,屍體已經鋪了一層,密密麻麻。
可隋軍的大陣,卻無絲毫的撼動。
不過陳克敵明白,他們出來之時,沒有攜帶糧草,眼看折騰了一夜加大半日,三軍將士,飢腸轆轆,撐不了多久。
實在不行,就得冒險突圍了。
陳克敵登高眺望,眼看唐軍在屠殺梁軍俘虜,他心頭一轉,立刻讓人高聲喊道:“李賊世民,衛公平生最恨殺俘之事,即使胡人,亦不妄加屠戮,爾等姦凶,卻戰場殺俘,倒行逆施,簡直令衛公蒙羞,今我以衛公徒弟、女婿的名義,代衛公,將你逐出師門!”
小書亭
“逐出師門!”
雖是混亂的戰場,但這種整齊有序的聲音,還是立刻便傳到了對面李世民的耳中。
李世民心頭一震,險些失神落馬。
這時李世民又想起黃明遠昔日教導他的“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知其可為而為之,知其不可為而不為,是謂君子之為與不為之道也!”
老師不喜歡殺俘,哪怕是胡虜,也只是讓他們做勞役來贖罪,還會有時間限制。
如果老師看到自己在這裡驅俘衝陣,該有多失望啊!
就在這時,侯君集前來稟報。
隋軍的水師已經向南而進,目標正是汨水。
隋軍的大船雖然開不進汨水之中,但光是普通戰船,封鎖河面,也夠他們喝一壺的。
侯君集於是便勸道:“元帥,正面的北隋軍短時間難以擊破,而我軍再不撤,有被隋軍合圍的風險。”
李世民望著對面的陳克敵,有些不甘,但終究是理智尚存。
於是最終下令,全軍撤退。
這時侯君集又問這些梁軍俘虜該怎麼處理。在侯君集看來,這些俘虜帶又帶不走,若是留下,則白白便宜了隋軍,不如撲殺之。
而李世民略一猶豫,最終說道“不用管了,讓他們自生自滅吧!”
之前驅趕俘虜衝陣還能說是為了勝利,迫不得已。而現在大勢已定的情況下還非得殺俘,就真是說不過去了。
李世民其實也不過才二十歲,雖然歷經的戰事不少,但尚不如那些老政客一般泯滅了良知。
很快,李琛和賀若懷廣指揮著部隊向南撤退,而李世民則率領騎兵為其殿後。
陳克敵眼看李世民撤退,也沒有追趕,而是收攏梁軍,緩緩撤退。
這一仗雙方打了個稀碎,誰也沒輸,同樣誰也沒贏。不過對於李世民來說,在雙方實力相差巨大的情況下,沒有勝利本身就是失敗。
巴陵城未下,長江被封鎖,李世民計劃中的嚴密防線還沒用得上,就被撕開了一道大口子,這一仗,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