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五十章 權領七州

歐彥擊殺李琛之後,整個荊南的大局基本算定了。

戰後歐彥趁勢南下,收取南面的衡州、郴州、道州、永州、邵州,並重新改回了郡名。沿途郡縣,盡皆歸附,短短一個月內,兩易旗幟,也算是傳奇。

此時陳景宗也率六十二軍主力從長沙出發,向西北方向突襲益陽,奪取了這座洞庭湖邊的荊南重鎮。至此,李琛、賀若懷广部最後一支部隊也全軍覆沒。

而陳景宗在奪下益陽後,繼續向西,馬不停蹄,其部直插武陵。本來陳景宗想留下在湘西一帶的田世康部。

可惜田世康這個人,極其狡猾,眼看局勢不利,立刻撤退,這才倖免遇難。不過澧州(澧陽郡)、朗州(武陵郡)卻盡落入隋軍手中。

至此,除了西面被群山環繞的沅陵郡,荊南其餘七郡,完全落入大隋的手中。

當然,或許在很多人看來,無論是唐軍來了還是隋軍來了,都必須要依靠當地的豪強大族管理,荊南還是那個荊南,沒有什麼區別。

不過隋軍用自己的行動徹底粉碎了那些豪強大族的奢望。

與唐軍不同,隋軍已經形成了成熟的官員培養體系,每年從遼東、豐州、幽州能產出數千小吏,拿出來就能用。

而這些人鋪到荊南三十餘個縣裡,不過是九牛一毛。而且他們身後還有軍隊開道,遠不懼那些地方宗族勢力。

豪強大族是吃人的老虎,但有時候也只是紙老虎。

對此黃維揚的態度一直比其父更為激烈,哪怕現在多費點功夫,也比以後無盡地麻煩強。

······

自長林之戰後,隋軍在荊襄戰場上連戰連捷,到了二月中旬,包括安陸郡、夷陵郡、竟陵郡等地盡皆收復。

從汝陰南下的左驍衛慢了一步,沒撈到大仗,進入安陸郡後,正好遇到逃走的李長卿。眼看這麼大的一仗竟然沒插上手,心中鬱悶的王辯立即對其發起攻擊,全殲李長卿部。

而鄭言慶在長林之戰後,派右驍衛主力南下,圍困夷陵,接應斛律晟。

鎮守夷陵郡的許紹之子許伯裔堅守不降,守城半月,為右驍衛軍擊破,許伯裔亦死於亂軍之中。

而北面的嚴孝武也伺機而動,在鄖鄉擊敗了西進的陳演壽部,並趁著唐軍敗逃,向南攻取了房州(房陵郡)。

而郢州、安州、沔州等原本投降李唐的縣城,也紛紛改弦易轍,投降了大隋。

至此,整個荊襄遂平,而李唐東出的企圖也在損失了十多萬軍隊之後,徹底覆滅。李唐元氣大傷,再無東向爭奪天下的可能。

當然黃明遠也沒有下令大軍繼續東進,畢竟大隋尚未做好滅唐的準備。

荊襄一戰,打得本就倉促,若不是李唐非得滅蕭梁,至少也得在半年後才會展開。到那個時候,隋軍才能有足夠把握,完成天下的一統。

而現在,還得猥瑣發育一段時間。

雖然隋軍沒有繼續入蜀,但該做的準備是不能放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