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五十九章 南國(九)背約

衛公元年三月初六,隋軍主力於陽壽縣烏嶺設伏,大破李光度軍主力,斬首三千,俘獲無數,李光度僅以身免。

此戰之後,嶺南中部最強大的李氏元氣大傷,再無力制霸嶺南。

對於隋軍來說,仗打到這種程度,基上算結束了,畢竟始安之圍已解,而李氏也無力威脅再始安。

隋軍出征多時,眼看雨季就要到來,現在最好的選擇便是撤軍。

不過黃明聰卻不願意退。這一戰隋軍連戰連捷,幾乎已經完全控制了潯鬱平原。此地是嶺南西部重要的糧食產區,也是嶺南西部腹心之地,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可以說誰控制了此地,誰就在嶺南西部的爭霸中佔據了主動權。

隋軍好不容易才佔領了此地,一旦退去,潯鬱平原要麼被李氏捲土重來,要麼落入南面的寧氏之手。

無論是落入李氏手中,還是寧氏手中,對隋軍來說都不是好事。

“咱們不走了,就留下來,給嶺南諸酋來一箇中心開花。”

諸將是大驚失色。

隋軍可以暢通無阻的進入鬱林,就是因為和寧氏約定,隋軍只為救援始安,打下的鬱林郡諸城盡歸寧氏。

可隋軍若是留下來,便相當於毀約,寧氏必然不願意。

而寧氏控制著鬱林郡南部,還威脅著隋軍的後方糧道,一旦雙方翻臉,隋軍便會後路斷絕,成了孤軍。

“孤軍怕什麼,怕的應該是寧長真這老小子。咱們雖然後路斷絕,但也兩面包夾寧長真。他要真聰明。就該夾著尾巴做人。”

黃明聰看似說得風輕雲澹,不過是安定人心而已。實際上現在的交趾主力盡出,根本沒法出兵合圍寧長真。

而黃明聰周圍,有永平李氏,甯越寧氏兩大敵人,還有各垌、各寨的俚人,很容易便被群起而攻之。

所以這一次,黃明聰屬於刀尖上跳舞。要麼徹底平定嶺南西部,要麼被嶺南各家活活群毆死了。

可黃明聰仍是要賭,賭一個平定嶺南的機會。

黃明聰手中有兩萬多人,看似很多,但要顧及的點也很多。

首先北面要收縮兵力,將陽壽的軍隊撤到了桂林縣,又在西面的文安城(今廣西來賓市興賓區)駐軍,以兩地為核心,沿潯江佈防,擋住北面的俚人。至於再往北的諸城,則就盡捨棄了。

不過北面、西面的秦元覽、歐陽世普、沉遜、韋闕等人皆實力不大,自守有餘,進取不足。

而東面則堅守武林,隋軍和李家的仗只是開始,不是結束。

至於南面,則更為關鍵了。要想守住潯鬱平原,就少不得交趾的幫助。而要連通交趾,就要全取左溪。

黃明聰依次將地圖上的鬱林、樂山(今廣西橫縣東北附城鄉古城)、寧浦(治今廣西橫縣南)、嶺山(治今廣西橫縣西一百里鬱江南岸)、宣化五座縣城標了出來。

除了這五縣,還有七八個舊城,一同組成了鬱水的城市鏈。

隋軍要想一個一個破城,怕是太難了。

非得擊破寧氏的主力,才能從容地佔領各地。

寧氏主力一萬五千餘人在圍攻鬱林城。只是鬱林城有兵三千,且寧氏亦不擅長攻堅,打了一個多月,亦沒有攻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