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各家最真實,他們可以對主家卑躬屈膝,可當主家無法領導他們時,他們也會毫不猶豫地將其拋棄。七個月的始安之戰耗盡了所有人的精氣,也將李家的威望一點點磨碎。
李光度清楚,殺了秦元覽也無濟於事,為今之計,最重要的是攻破始安,收拾人心,然後再找秦元覽算賬。
於是李光度便再次完善他們的攻城計劃,準備一擊必中。
李光度本來是個多智之人,可惜今日卻是被始安城矇蔽了雙眼。不過李光度手下有不少的謀臣、武將,便有人提出,最近也接到不少有隋軍在鬱林郡出沒的訊息,莫不是真的有隋軍主力北上。
李光度聽了,也重視起來。他本就是有勇有謀之人,否則也不會在和寧長真的爭鬥中佔據上風。
“嶺南的隋軍,除了始安、熙平,就是交趾了。前兩者不用想,他們根本沒那個本事,難道是交趾?”
想了想,李光度還是覺得不太可能,陽壽離著交趾,實在太遠了,他更相信是寧長真假裝成隋軍搗的亂。
不過寧長真也不可小覷,因此眾人便詢問,是不是向鬱林增兵。
李光度想了想,還是拒絕了。
鬱林城有三千人馬,之後的桂平還有李元粹。雖然李元粹跟自己不和,但也不會眼睜睜地看著寧家在李家的祖地裡肆虐。
所以李光度還是傾向於這是寧長真派遣的小股人馬,偽裝成隋軍,襲擾李氏後方,阻止自己佔領始安郡。
眼看始安城就要攻破,李光度不願耽擱。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這一戰上,待此戰結束,有仇的報仇,有冤的伸冤。
李光度等著攻城,可黃明聰在陽壽等著李光度不至,都要焦慮了。
隋軍攻克桂平、武林二城之後,黃明聰便率領主力,北襲陽壽,只留少量兵力在武林城,繼續作出東進的姿態。
眾人不解,主帥的神思太跳脫了,說好的攻打永平,怎麼又變卦了。
黃明聰卻是言道:“我從一開始就沒想過打永平。永平作為李氏老巢,被經營日久。更兼群山環繞,地勢險要。從武林往東,一路上有淳民(治今廣西藤縣西北一百二十里)、隋建(治今廣西平南縣大中)等重鎮,一城一城去打,咱們得消耗多少兵力。再說我軍打永平是為了引君入甕,只要引得李光度回援即刻,沒必要先撞上永平這塊鐵板。”
三軍主力,直逼陽壽。
陽壽和桂平隔著重重大山,更兼象州又依附於李氏,城中主力盡被秦元覽帶到了始安城下,因此陽壽城全無防備。
《女總裁的全能兵王》
等隋軍主力殺到,陽壽城一擊而下。
在黃明聰看來,他都打到陽壽了,李光度怎麼也得反應過來,然後回援後方。因此黃明聰在陽壽城周圍設下了埋伏,就等著李光度上鉤。
可惜李光度有些麻木,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始終不至。黃明聰無奈,看來,還非得再弄出點大動靜,才能驚動到一心向始安的李大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