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文進接過孫十七的信,開啟一看,竟然是黃明遠給他的任命信,右遷曲江縣令鄧文進為廣州都督府副都督。
鄧文進有些一愣,不解地問道:“這是何意?”
孫十七言道:“鄧縣令是大隋官員,朝廷拔擢縣令為副都督,乃是常事,鄧縣令有何不解?”
孫十七似想起什麼,又言道:“是下官口誤,現在應該叫鄧都督了。”
鄧文進自他自領衡州總管時,已經算是造反了。此事黃明遠不可能不知道,但仍舊給了這封信,其用意很明顯,就是招降。
鄧文進看向孫十七,問道:“使者此來,不會只是送封信吧?”
孫十七笑道:“當然不是,還有衛公的命令。”
“什麼命令?”
“衛公口諭:‘冼寶徹圖謀不軌,聚眾叛亂,著廣州副都督鄧文進從南海道行軍總管陳稜征剿之。’”
鄧文進聽了,更是愣了,他現在還在攻打南海,黃明遠竟然直接一封信命他跟著陳稜征剿冼寶徹,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孫百戶,你怕是忘了,我此時尚在冼寶徹軍中。”
孫十七道:“我今日之來意,已經盡在這封任命書中,鄧都督是個聰明人,想來也會做出正確的選擇。今馮氏、陳氏、李氏、寧氏、冼氏五家盡謀反叛逆,朝廷勢必要重重處置,有的冥頑不靈的家族,甚至還要剿滅。等到嶺南安定之後,嶺南諸酋不能無人置,到時候誰為嶺南諸酋之長,就要看眾人在此戰中的功勞了。
嶺南之中,衛公最看好鄧氏,所以派在下前來面見鄧都督。可鄧都督若是辜負了衛公的好意,那在下也沒有辦法。”
孫十七看似是勸說,實則是威脅了。
與旁人不同,鄧文進的衡州是和大隋接壤的。衡州北面便是桂陽郡,東面是南康郡,西面是熙平郡。
雖然鄧文進掌控了五嶺的一部分,但衡州直接暴露在隋軍攻擊範圍內。大隋真要報復,三面環敵的鄧文進還真擋不住。
想到這,鄧文進也不再糾結,跟著大隋混,總比跟冼寶徹混要強。之前之所以跟著冼寶徹混,只是因為攀不上大隋。
鄧文進當即表示,效忠大隋,在聯軍之中擔任臥底。
對於鄧文進來說,這是一個坑死五大家族、獨自稱王的好機會,絕不容他錯過。
孫十七很快匆匆離去,有如沒有來過一樣,而鄧文進也一如既往地攻城,跟之前沒什麼區別。
但整個聯軍內部,其實已經發生了質的區別。
五日之後,也就是二月十五日下午,孫十七傳令,命鄧文進部接應主力,等待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