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六十四章 南國(十四)聯合

對於這一點,嶺南冼氏玩得很熘。

當初陳朝之時,陳宣帝要對嶺南動手,嶺南諸酋便推出了廣州刺史歐陽紇對抗陳國,整個嶺南大亂。等陳宣帝眼看局勢不對,冷靜下來,答應了嶺南諸酋一系列條件,冼氏又幫著陳國滅了歐陽紇。

等到大隋滅陳,隋朝政策激進,在嶺南推行的一系列新措施,觸動了當地豪酋的政治權力和經濟利益,以王仲宣、陳佛智為首的嶺南豪族發動反叛,王仲宣更是率部包圍廣州兼扼守衡嶺,阻截救援隋軍。廣州總管韋洸出戰,被流失射斃。副將慕容三藏固守廣州月餘,已到失盡糧絕地步。楊堅此時不得不放棄激進的政策,對嶺南豪酋妥協,而冼夫人也率部平定叛亂,招撫諸俚首領降隋。

後來楊堅又派趙訥為番州總管,準備捲土重來。而嶺南俚僚再次叛亂,冼夫人領頭彈劾趙訥,最終楊堅不得不罷免趙訥,任命冼夫人為大使招安撫慰嶺南民眾,整個嶺南這才安定下來。

可以說嶺南各大家族在大隋和俚人之間反覆橫跳,利用矛盾,激化矛盾,平息矛盾,最終徹底掌控了整個嶺南。

對於冼寶徹來說,這次串聯諸部一同起兵,他便能順理成章地成為各家領袖。等到戰後,也能獲得最大一塊利益。而冼氏在嶺南的地位,亦將無人能比。

至於大隋朝廷會不會妥協,冼寶徹是不擔心的。因為他們已經妥協了這麼多次,再妥協一次又如何。

冼寶徹算計的很好,希望也很光明。可是他卻忘了,誠然歷次嶺南豪族都贏了,可當年最先起事的歐陽紇、王仲宣、陳佛智,都是在嶺南群豪獲得足夠利益後被各家拋棄的。冼寶徹要做這個嶺南盟主,安知在和談之後,不會成為下一個歐陽紇、王仲宣。

冼寶徹、馮盎的噴嚏還是足夠讓嶺南打個哆嗦的。二人的號召發出之後,高法澄最先響應,畢竟高法澄算是直面南海隋軍的威脅,而且實力最弱。

緊接著寧氏和李氏也響應了。

黃明遠偷襲鬱林,殺了寧長真,鬱江兩岸諸城盡為隋軍所佔。寧長真長子寧洄藻繼承了欽州(甯越郡)總管的位置,跟隋軍展開激戰。

而李氏為隋軍所襲,丟失了鬱林郡和永平郡西部的地盤,元氣大傷。李光度返回永平之後,一邊舔舐傷口,一面和隋軍在武林縣方向拉鋸,企圖奪回桂平這個永平西面的門戶。

黃明聰南擊寧氏,東敵李氏,雖打得有些捉襟見肘,但也不落下風。

兩家吃了這麼大虧,卻是無可奈何,眼看冼寶徹要組成聯軍抗隋,如何能不相應。

除了寧氏、李氏,很快陳氏也響應。

自陳佛智叛亂被殺之後,陳氏實力大損,不得不潛入諸俚人之中,蟄機待時。天下大亂之後,依附於寧氏的陳佛智之子陳龍樹,聯合俚人首領談殿,佔據了永熙郡大部,自為瀧州總管。

對於陳龍樹來說,自始至終就沒有降過隋,因此大家一起對抗隋人,正是他喜聞樂見的。於是冼寶徹發了號召之後,他立刻便積極地參與進去。

有冼氏、馮氏、寧氏、陳氏、李氏五個嶺南最有名的家族帶頭,其他各家和各垌的俚僚也紛紛參與進來。

大家一起聯合起來,做著祖先們曾經做過的事情。

至此,這場決定嶺南命運的大決戰再無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