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九十七章 巴蜀烽火

幾乎是轉眼之間,整個巴蜀,烽煙四起,處處皆反。好像所有的人都在準備著,從李唐身上,撕下一塊肥肉。

其實巴蜀的獠亂從來沒有停止過,各州郡兵雲集,就是為了鎮壓獠亂。

然而李世民出征荊襄,整整抽調了十七萬軍隊,在算上北面河池、順政等地的軍隊,地方守軍幾乎被抽調一空。

而荊襄敗後,為了防止隋軍趁勢殺入關中,李淵又從各州徵調部隊,戍守巴東。這導致整個巴蜀各州的軍隊,根本無力戍衛地方,很多縣城,幾乎已經沒有守軍。

四處動亂的獠人,又如何不趁著這個亂子,突然出擊,攻城略地。

李淵面對四面的亂象,急得頭大。此時整個成都小朝廷,已經陷入事越多,亂越大,亂越大,事越多的局面。

李淵只得分遣大將為總管,坐鎮一方。

可獠人是山民,打勝了一擁而上,打不勝便逃入山中。

唐軍本就兵力不足,又讓獠人打了一個多點開花,因此根本無力應付,這亂子不僅沒平,反而有風靡之勢。

到這個時候,所有人都傻了眼。

最後還是裴寂出面,建議李淵重新啟用李世民。

雖然李世民在荊襄大敗,最終導致了現在的局面,但不得不承認,整個李唐內部,最能征善戰的,還是李世民。

李淵雖然惱李世民的兵敗,但也不會真的厭惡了自己的兒子。說到底父子幾人皆是連連兵敗,真要是為此而怪罪,第一個就是他李淵。

於是李世民又重新啟用李世民為眉州總管。

此時巴蜀的動亂,最嚴重的便是渝州的張大智,以及始州、眉州的獠亂。渝州是巴東的大後方,始州在漢川郡一側,前面就是劍閣,而眉州就在成都的南邊。

這三個地方,無論哪個出了問題,都是萬劫不復的下場。

於是李淵任命李神符為瀘州總管,圍攻渝州的張大智;李瑊為巴東總管,攻打始州獠人;從荊襄逃回來的擔任通州總管,攻打萬州獠人;李元吉為眉州總管,攻打眉州獠人。

李神符、李瑊、李孝恭三人的進展還比較順利,勉強穩住形勢。唯有李元吉負責的眉州獠亂,始終沒有太大成果,反而還有蔓延之勢。

李元吉有勇力,但基本上沒有領軍經驗。再加上他素來桀驁、自負,又打擊李世民的舊部,這仗當然打不贏了。

若是別的時候,李淵還會給李元吉一個機會,磨一磨李元吉的性子。但現在這個千鈞一髮的節骨點上,李淵可一點都不敢再犯錯,因此果斷地換了人,改以李世民為眉州總管。

李元吉自李淵入巴蜀之後,好不容易有了一次領兵的機會,現在又被奪了,如何不惱。而且接替他的是李世民,更為其妒恨。

但誰也沒有心思管李世民的心情。

李世民臨危受命,待著百餘人來到眉州軍中。

眉州諸軍多是李世民的舊部,因此很快便統掌各軍。

李世民領兵之後,便率軍撤退到眉州城,獠人已路追擊,雙方戰於眉州城下。

獠人也是連戰連捷,昏了頭腦,放棄了山地優勢,來跟李唐野戰。最終李世民集中優勢兵力,在眉州大破獠人。

眉州獠主力盡覆,少部逃往山中,眉州亂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