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九十五章 封爵(下)

眼看宗室封爵不高,眾人心中有些擔心,唯恐自己的封爵也受到影響。

但很快功爵的封賞,出人意料。

眾人早就知道,新制七等二十級爵,標準極高,最高等的公爵,非大功者不得立。但名單下來眾人才發現,整整封了九個公爵,還有三十六個侯爵。

一等公為四千石食祿,往下依次減四百石,到三等伯為一千四百石食祿,為上爵;三等伯往下,到三等男,依次減兩百石食祿,為中爵;三等男以下,依次減二十石食祿,為下爵。

所有爵位每傳一代減食祿四百石,降完為止。

看似每一代食祿要減,但大家聽了都很興奮。雖然之前爵位也可以傳承,但兩晉之後,預設的若是子孫不顯,爵位傳承不超過三代。

像是李淵,因為老子死的時候他太小,差一點就不能繼承。

但黃明遠定下了降等承襲,不僅僅是降等,而更重要的是承襲。

四千石的國公,最起碼可承襲個十代,就是幾百年的事情。哪個家族有這樣的機會,都要興盛起來了。

很快,內侍開始宣讀聖旨,一如之前拜相的流程一般。

鄭言慶為一等魏國公,食祿五千石;

李子孝為一等周國公,食祿五千石;

陳遠為一等吳國公,食祿四千二百石;

張文遠為二等定國公,食祿三千八百石;

李景為二等虢國公,食祿三千六百石;

荊元恆為二等蔣國公,食祿三千六百石;

蔡知運為二等威國公,食祿三千六百石;

斛律成為三等英國公,食祿三千五百石;

劉雲芳為三等威國公,食祿三千五百石;

封爵之中,鄭言慶、李子孝、陳遠三人為首,一如漢初的韓信、蕭何、張良三人一般。其餘能封公爵的,除了李景之外,俱是黃明遠麾下眾將,尤其是張文遠、蔡知運、劉雲芳三人,都是方面之任,至少也相當於大軍區級別。

三十六名侯爵分作三等。

歐彥、屈突通、鄧議、陸貞、夏安恂、李靖、嚴孝武、張長遜、高震、吳增十人為一等侯;王辯、雄闊海、秦瓊、左天成、焦方傑、段文操、高聶、陳稜、尉遲恭、高元臻、高元備十一人為二等侯;席玭、羅藝、李進、辛文禮、安修仁、楊義琰、徐虎子、蘇邕、斛律進周、呂會彥、王君廓、王伏寶、蒙陳其、全旭、李節十五人封三等候。

另有伯爵七十五人。

公侯四十五人之中,李子孝、鄧議、夏安恂三人以主政、後勤之功;陳遠以左謀之功;李景以同級別輔弼之功;陸貞、吳增以情報蒐集之功;安修仁以當年臥底突厥之功;李節以經營西域之功得封。其餘三十五人,完全以戰功封爵。

這其中最特殊的是陸貞。

本來陸貞的獲爵很有爭議,一是她是個女子,二她沒有什麼軍功。而且陸貞和黃明遠的關係不一般,當妃子合適,給個爵位,實在不合適。

不過黃明遠也不和眾人政變,光把多年征戰,當初北斗在情報上的功勞亮出來,眾人就再無話可說。

這些情報之功,不比軍功差。更何況還有無數不能提的功勞。

當然有人封侯就有人不得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