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雨天,七個時辰走八十里山地,幾乎要人命啊。
“怎麼?有疑問?”
焦方威下意識地說道:“沒有問題!”
黃明遼說道:“全軍不用攜帶任何物資,連盔甲也不用,只要你們趕到陽安關,就記你們一功!”
“諾!”
焦方威這才鬆了一口氣,不攜帶數十斤的盔甲,難度減少一多半。
而黃明遼看著地圖,卻是暗道:“等焦方威沿著唐軍埋伏我軍的道路出現在陽安關,看唐軍是什麼反應。”
此時各部已經皆調動起來,漢中軍剩下的數千人算是黃明遼的預備隊。
很難想象,數萬大軍在山谷之中的戰鬥,但可以肯定的是,雙方有誰棋差一招,就是全軍覆沒的下場。
黃明遼站在指揮部的門口,看著外面毫不停歇的大雨,心也揪了起來。
······
此時,這一戰已經同時從東菜園、水嶺、龍泉頭、雞冠隘、雞冠山前等多個戰場打響,各路人馬都陷入了決死一戰中。
實際上這一仗對於柴紹是不公平的,因為時代的限制,主帥佈置完任務後,並不能對部隊有個有效控制,相互之間的通訊也並不暢通,所以導致的結果就是唐軍雖然設定了三路伏兵,可襲擊東菜園的房當樹部的戰鬥已經打響了半個多時辰,另外兩路部隊,才剛剛到達指定位置,發起攻擊。
這給了明軍充分的反應時間。
尤其是奉命前往龍泉頭襲擊明軍前隊的李寶言部,更是直接和佈防的明軍直接撞上。
陳聚指揮的二十九軍是當初豐州軍的老底子,單論資歷,就是排在他們前面的龍驤、虎威等軍亦比不了。
這支部隊的將領一水的豐州騎兵出身,戰鬥力冠絕全軍。
李寶言遇上二十九軍,幾乎是撞上一塊石頭。
雙方很快在龍泉頭開始鏖戰。
強犧讀犧。陳聚作為防守的一方,不僅不組織防禦,反而一揮戰旗,命令三軍衝了上前,發動反攻。
這架勢把李寶言都看懵了。
二十九軍將士悍不畏死,幾乎是前仆後繼,把李寶言部往後退。
李寶言也是唐軍老將,但根本沒有見過這種架勢。而且二十九軍是李寶言部的兩倍多,打了不到一個時辰,李寶言部完全支撐不住。
李寶言也不傻,再打下去就全軍覆沒了,於是立刻下令撤退,而陳聚則帶著部隊追了上前,他們要反殺。
中路的柴用部和後路的房當樹部,雖然不像李寶言部這麼慘,但皆遭遇到明軍的拼命抵抗。兩部的預期計劃,根本無法實現。
制大制梟。打到後來,都是陷入到消耗之中。
此時天已經黑了,但雙方還沒有結束的意思,這是要挑燈夜戰的架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