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遼大勝陽安關之後,其他幾個戰場也受到影響,開始全面告捷。
李唐整個川北防線,除了興州和陽安關,最重要的便是鳳州和散關防線。這裡正面對著陳倉,扼守陳倉故道,乃是李唐抵抗明軍的第一道防線。
但出人意料的是,陽安關打得正酣時,這裡卻始終沒有打起來。而且明軍連試探性的攻擊都沒有,散關一線,靜的嚇人。
不過越是如此,守衛鳳州的任瑰,便越是心神不寧。
此時的鳳州,不用明軍來打,便已經是危在旦夕了。
任瑰手中有兩萬六千人馬,看起來是不少,其中右驍衛將軍散關都督劉世讓駐防散關,手中有一萬五千人。任瑰擔心一道散關不足以禦敵,又在散關之後,新修築一城,命名為黃花城(今陝西省鳳縣鳳州鎮東北六十里),作為第二道防線,駐兵五千。
兩道防線之後,任瑰手中只剩下六千人。
本來任瑰準備用這六千人當作預備隊,但很快身後的柴紹送來訊息,他收到命令,駐防陽安關,不得不放棄興州,請求任瑰接手。
接到柴紹的信,任瑰當即便怒了。
鳳州三面被圍,只有興州一條道通向巴蜀。柴紹這一退,鳳州就成了孤島,徹底和巴蜀失聯了。
至於接管興州,任瑰不是不想去,可他就六千預備隊,有心無力。
可以說柴紹這一退,直接將鳳州的任瑰,推入了絕境。
在此之前,任瑰其實是李淵的死忠,對李氏忠心耿耿。
任瑰是南陳名將任忠之侄,雖然任忠臨陣投降大隋,可任瑰卻是對大隋很反感,一度鼓動南陳舊將王勇在嶺南造反。後來王勇降隋,任瑰棄官而去,雖然又在仁壽年間擔任韓城尉,但很快被罷職,最後還是投奔了李淵,才被任命為河東郡戶曹參軍事。
任瑰這一生,不是反隋,就是在反隋的路上。雖然他跟大隋既沒有仇,也沒有怨,可就是不喜歡大隋,究其原因,可能是八字不合吧。
因為對大隋的不喜歡,任瑰跟著李淵從河東到關中,從關中再到巴蜀,直到今天,李淵死了,巴蜀也要丟了。
茫茫然之間,困守鳳州,任瑰不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
任瑰還沒有來得及做出決定,沒想到噩耗傳來,散關丟了。
劉世讓率軍一萬五,駐守散關。散關嵌入群山之中,如一把鑰匙一般,鎖住秦嶺諸山,城池高峻,地勢險要,為一夫當關之勢,極難攻克。
所以雖然任瑰擔憂自身,但並不認為明軍短時間內可以攻破散關。
任瑰盤算的的確不錯,張文遠三萬人馬,就是用屍體鋪,也鋪不平散關。可險道可躍,人心難測。
再險要的地方,攻不破關卡,攻破了人心,這險關也沒什麼用。
任瑰還在猶猶豫豫地盤算未來,但散關的守軍卻是忍不住為自己的未來作打算。底下的將領,誰在乎忠義啊。
此時李淵身死,李唐眼看就要覆滅,不趕緊地把自己賣個好價錢,難道還等著別人來賣嗎?
散關統帥劉世讓之下,兩個副將分別是慕容孝乾和劉德裕。
慕容孝幹是關隴舊人,劉德裕則是梁默舊部,二人同為副將,因為利益原因,雙方矛盾很深。
對此劉世讓是樂見其成的,畢竟只有二人有矛盾,他作為統帥,才能更好地控制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