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三十二章 川北陷落(下)

其實黃明遼派這路偏師也沒有想過他們可以擊敗李襲譽,最重要的目的還是牽制。

雙方在將利相持了半個多月,皆無法取勝。

若是平常,半個多月的時間,援軍也該到了。李襲譽往成都送了十多封求救信,可一個多月來,沒有絲毫的回應。

就在這時,從漢中傳來訊息,李建成和李元吉為爭奪王位,展開了大戰,而明軍則攻破了利州。

這讓李襲譽如遭雷擊。

“唐王一世英明,怎麼生了兩個這樣的兒子。”

因為武州位置偏遠,且一直在和明軍交戰,訊息傳播的也慢,所以李襲譽得到的訊息很滯後,此時已經進入十月多了,他才收到一個多月前的訊息。

眼看李唐內亂,明軍連戰連捷,李襲譽也有了異樣的心思。

若是李淵尚在,他自然是要竭盡全力,以奉忠義。可是李淵已死,李建成和李元吉二人,蛇鼠一窩,憑什麼配他效忠。

常言道“樹倒猢猻散”,不是猢猻想散,而是大樹倒了之後,沒有新的可替代品,無法庇護這些猢猻,那可不就得散了。

此時的李襲譽已經有心向大明投降。只是他擔憂宗族,同時也擔心在成都的家人。

像李襲譽這種總管級別的將領,其家卷肯定要在成都為質的。

李襲譽猶猶豫豫的不敢妄動。

可沒等李襲譽有什麼動作,扶州傳來訊息,刺史孔長秀在明軍並未到達扶州的情況下,嚮明軍請降。

孔長秀這個級別的官員,是不需要留家卷為質的,所以他降的乾脆利落、沒有任何後顧之憂。

李襲譽聽到這個訊息,又急又惱,破口大罵。

“枉他孔長秀平日裡常言‘自己是聖人之後,忠君愛國’,這是忠的哪門子君,愛的哪門子國。”

孔長秀在明軍不到前便投降,的確樣子有些難看了。

不過孔長秀是早降早超生,高高興興地投降了大明,做他的大明官去了,可李襲譽卻不得不承受扶州失陷的後果。

從扶州往東南,可沿著白水(今甘肅省文縣南白水江)直趨文州城下。李襲譽的兵力都集中在武州,文州兵力空虛,根本擋不住明軍。

而文州若失,武州就成了一個孤島了。

而就在李襲譽猶豫之間,李襲騰的信也終於送到了武州。信中李襲騰告訴李襲譽山南李氏已攜金州降明,同時勸李襲譽一同投降。

李襲騰的信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連李氏家族都降了,李襲譽就是再顧忌自己在成都的家人,也有了決斷。眼看武州的局勢,再看李唐這混亂不堪的局勢,無論如何是神仙難救,他又何必為此誤了自己。

十月三十日,李襲譽命人開啟武州城門,攜武州、文州二地向大明投降。

至此李唐川北防線的最後一處要地,也徹底落入大明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