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四十一章 劍閣失守

李神通屯兵劍閣,整軍備戰,可自黃明遼給他送了勸降信,他就有些按捺不住自己躁動的內心,開始有了不同的心思。

李神通雖然手中還有萬餘人馬,但他同時亦很清楚,以他的能力,守不住劍閣。從豐州到渭北,從涇陽到陽安關,李神通已經見到了唐軍太多太多的敗績,也見識了無數的明軍不可敵的場面。

此時的李神通,早就已經患上了畏明病,別說死戰,打也不能打。

可是他身為李氏宗親,上了賊船,想下船也下不來了,所以只得選擇戰戰兢兢地死守,也期保得性命。

直到黃明遼的勸降信送到他的手中。

拿著這信,重若千鈞。李神通有心投降,可又猶猶豫豫,不敢行動。他本就沒有什麼果決之才,到了關鍵時候,自然做不了選擇。

猶豫了一夜,李神通還是沒能完全下定決心,便去找自己的心腹利州刺史裴勣商量此事。

當初李神通在關中起兵,就是史萬寶、裴勣、柳崇禮三人最先響應的,算是李神通一黨。這些人除了史萬寶投降大明,裴勣、柳崇禮都跟著李神通逃入巴蜀。作為李神通一派的二號人物,裴勣更是擔任利州刺史的要職。

李神通對裴勣很信任,諸事皆和其商量。

見到裴勣,李神通便問道:“古往今來,有諸侯敗亡,而宗族卻在對方勢力儲存的嗎?”

裴勣聽到李神通這沒頭沒腦的話一愣,不過很快便反應過來。

諸侯敗亡,宗族儲存,說得不就是李淵和李氏宗族嗎?

裴勣也是出身河東裴氏,和裴矩還是同輩。只是他出身東房,又定居在關中,所以參與了李氏的造反。

可這幾年過去,裴勣早後悔了。

河東裴氏成了大明的後族,多少人因此而加官進爵,顯赫一時。他裴勣自詡有經天緯地之才,做個宰相也綽綽有餘,可是最後卻在巴蜀,做個沒什麼實權的刺史。

早知今日,折騰這些幹什麼。還不如待在家中,等著黃明遠一統天下,他也憑藉後族身份,進入到大明朝廷內部。

像竇威、蕭造這些人有什麼本事,能官拜宰相、三公,不就是恰好出身後族嗎?

所以裴勣一直有心投明,卻沒有機會。

眼看李神通有如此之問,裴勣心中一動。若是能就此勸降李神通,豈不是大功一件,到了大明能力,也有塊敲門磚了。

於是裴勣立刻便說道:“古往今來,滅國而不亡其祭祀的,比比皆是。魏滅蜀,封劉禪為安樂公;晉滅吳,封孫皓歸命侯,宗族皆得以保全。”

李神通搖搖頭道:“不一樣,不一樣,今巴蜀能和蜀國、吳國比嗎?”

李唐只是一個割據勢力,都算不上一個國家,他名義上還打著大隋的旗幟呢?現在天子還是那位剛斷奶的義寧皇帝。

裴勣接著便說道:“那大王知曉項伯嗎?”

“項伯?”

李神通雖然不學無術,但好歹還讀過《史記》。

“這項伯乃是項羽的親叔父,項羽兵敗之後,便以彭城投降了劉邦。除了項伯,項羽的堂弟項襄,侄子項佗,先後亦投降劉邦,皆被封為侯爵。這項襄之子項舍,還被劉邦的孫子漢景帝劉啟封為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