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蔡知運讓人告訴一眾盜匪,此戰隋軍只誅左才相,眾人只要放下武器,皆可活命。
不得不說,一眾盜匪頭目和左才相沒來就沒有多少信任,這時候再加上隋軍這條命令的計劃,眾人差點就要直接開打了。
其實一眾盜匪頭目也不太相信隋軍,但萬一是真呢。
於是郭方預、左孝友、陶彭孝、左君行、魏騏麟、蔣弘度六人合謀反水,開啟了城門,迎隋軍入城。
至此,肆虐淮北多年的巨盜左才相部覆滅,而左才相也被隋軍生俘。
當然其餘六人也沒有什麼好下場。
對於大隋來說,這些悍匪就是不穩定的因素,他們已經習慣了燒殺擄掠,即使招安,也是禍亂的根源。
實際上歷史上的這些招安盜匪,大多又險而復叛。
甚至是那個“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的宋江,在歷史上投降不過一年,便再次造反,最終被覆滅。
所以蔡知運不在乎自己的名聲,只在乎除惡務盡。
於是當夜,蔡知運便命人將左才相、郭方預七人,以及軍中伍長以上的頭目,約數百人,全部誅殺。
至此,淮北匪亂,再無復起的根基。
蔡知運乃分兵略進,收復被這些盜匪戰絕的淮北郡縣。
左才相身死,杜揚州、沈覓敵二人也沒有逃脫。
杜揚州從朐山率領一萬多人西來支援,看家的兵力幾乎抽空。 行至韓山,被羅藝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羅藝這個人,打仗素來兇猛,悍不能敵。當初是跟胡人打的,尚不輸陣,更何況是一群亂匪。
很快羅藝便衝破杜揚州的陣型,大破其部。
杜揚州大敗虧輸,也顧不得義兄弟了,便往老巢逃。沒想到此時劉蘭成已經趁著朐山城空虛,佔領此地,又給杜揚州設了一個伏。
杜揚州南逃,在朐山以南被隋軍追兵趕上追殺。
而與此同時,侯莫陳煚也攻破了沭陽縣,俘殺了沈覓敵;而黃明儀則在蘭陵大破盧公暹,斬殺對方,收復了蘭陵城。
至此淮北三郡三十三縣,盡為隋軍收復,而從河北到江淮的陸上交通也被徹底打通。
蔡知運平定淮北匪亂之後,移師彭城。
此時駐紮在彭城的還是裴虔通。隋軍已經接受了他的投降,所以他在彭城跟土皇帝一般,日子別提過得多舒暢。
蔡知運到來,他趕緊出城迎接。
雖然裴虔通自恃以後也是後族外戚,但蔡知運這樣的軍中大將,他也不敢得罪,於是親自出城迎接。
哪曾想,裴虔通剛見到蔡知運,便被蔡知運下令拿下。
裴虔通大驚,掙扎著想喊什麼,早讓人給堵住了嘴巴。
“背主弒君逆賊,不知死否!”
裴虔通聽著,不住地“啊!啊!”的叫著,但哪裡說得出話。只見寒光一道,他的人頭飛上天空,就此殞命。
隨著裴虔通的死去,很多舊事,真的徹底湮沒於時間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