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當兵的老家不穩,他們還能耐著性子守下去。
很快,軍心生亂,二楊和田瓚三人的想法也開始出現變化。
不得不說,盜匪最看重兵權,但若是和自己的性命比起來,又差了不少。此時二楊還想繼續硬抗,因此準備集中軍隊,突圍南下,但田瓚卻是有些別的心思。
眾人被困於新蔡,損失慘重,老巢怕是也保不住。現在就是真能成功突圍,南下荊襄,投奔蕭銑,又有什麼意義。
難道靠著這幾千人,就能在荊襄立足?
反倒不如趁著手中地盤沒被隋軍佔領,還剩下幾千軍隊,投降隋軍,至少還能保一個平平安安。
田瓚因此向二人提議,卻被楊士林給堵了回去。
“老田你忘了咱們跟著朱粲的時候,殺過多少人。隋軍對於屠殺過老百姓的義軍素來嚴苛,就是投降,也多沒有好下場。”
三人之中,楊士林是老大,田瓚素來對其馬首是瞻,眼看楊士林反對,田瓚再也不敢提了。
不過田瓚卻並沒有放棄這個心思。
雖然楊士林說得不假,但他田瓚也沒有怎麼大規模的屠過城,名聲不算壞。再加上投降的功勞,隋軍還能真不給他活路。
這時田瓚的謀士堂弟田行一建議,既然二楊一心死扛,倒不如用二楊的腦袋向隋軍換個前程。
田瓚的地盤、實力不足,換不來什麼好官,但若是加上二楊的腦袋,結果便不一樣了。
田瓚聽了,有些動心。
對於田瓚這群人來說,平日裡再是稱兄道弟,實際上也是一群酒肉朋友,想要真心實意那是不可能的。
田行一建議,最後的辦法是秘密抓獲二人,然後控制新蔡,再行投降。
但田瓚倒是也想這麼做,可盤算下來,實在是力有不逮,根本無力控制新蔡。
於是田瓚以田行一為使,前往隋軍之中,商議投降之事。
果然斛律晟對其很是有待,當晚,田瓚便開啟了新蔡城的城門,引隋軍入城。
二楊還正商議怎麼突圍,被突然殺入的隋軍直接打懵了。
亂戰之中,楊仲達被亂軍所殺,楊士林也被俘。
最後斛律晟在新蔡城砍下了楊士林的腦袋,拿著以儆俘兵。
昔日楊士林、楊仲達、田瓚三人以地方豪強的身份一起加入朱粲之兵,再因為朱粲的殘忍弒殺一起反出,幾經輾轉,才有今日的實力。最後田瓚獨存,用兄弟的腦袋換了一個前程,也算是證明了識時務者為俊傑吧。
新蔡之戰後,龍驤衛主力分兵略盡,很快盡平兩郡十六縣之地。
再之後佔據光州(弋陽郡)的盧祖尚率全郡向隋軍投降;義陽郡丞周玉亦以全郡向隋軍投降,淮西諸郡遂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