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章 莊宗武皇帝

母子二人當著眾人的面敘了一會話,便又提起了楊廣的後事。

當初楊廣隋死,黃明遠也給他發了喪,還是兩次,但這一切並不是結束。楊廣的身後事還有很多,最重要的兩點便是陵墓和諡號、廟號。

楊廣一直沒有下葬,蕭後到了信都之後也拜祭過幾次。

按道理來說, 現在黃明遠已經基本上控制了洛陽,等局勢稍定之後,將楊廣葬到陵墓之中便可。

但問題就出在這裡,楊廣生前沒給自己修陵。

對此黃明遠也沒法理解。

若是自己不修,那是因為自己後世人,不在乎這些, 可楊廣他不一樣啊。這個時代的人, 事死如事生。《荀子·禮論》並言“喪禮者, 以生者飾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事死如生,事亡如存。”

老人常把自己年老時的體己叫做棺材板,是為自己死後準備的。這年頭一個窮困老農都會給自己備下棺材板,更何況天子。

即使不像一些人登基之後就開建陵墓,但年紀大了,也得準備著。比如李世民的昭陵建於貞觀十年,當時李世民叄十九歲。

而楊廣死時四十八歲,已經算是老人了。

楊廣死了,也管不了身後事,但黃明遠得管。這修陵之事,不是個小事,李世民的昭陵號稱建了一百多年。

黃明遠正想著,蕭後便言道:“明遠覺得,該在何處為天子修陵?”

黃明遠還在想應不應該修, 蕭後便跳到在哪裡修了。倒不是蕭後故意跟黃明遠找麻煩, 這就是這個時代人的正常想法。

眾人都看向黃明遠。

這不僅僅是修陵的問題, 還有黃明遠想定都在何處的問題。

長安、洛陽、信都或者是其他地方,可各代表不同的利益。蕭後意識到這一點,所以沒有自己決定,而是交給黃明遠選擇。

黃明遠沒有說話,過了一會,才有些謹慎地說道:“先帝遷都洛陽,莫不就選擇北邙山吧!”

眾人聽了,鬆了一口氣。

選擇建陵北邙山,也就是選擇建都洛陽。雖然未必是最好的選擇,但選擇洛陽,或許是最能平衡的選擇了。

蕭後也鬆了一口氣,她還真擔心黃明遠再說些其他的。

黃明遠定下地點,接著便說道:“其實這修陵之事,我一直在琢磨,覺得有兩點要注意。

其一,修陵要快。先帝去世已經大半年了,還是宜早些入土為安。拖拖拉拉,修個十年二十年的,難道就讓先帝等上十年二十年。”

眾人皆點點頭, 楊廣的棺槨老那麼放著也不合適。

“其二,先帝在時,有功有過。當年蒸蒸日上的大隋王朝忽然就要走向崩潰,群雄逐鹿,跟先帝當年濫用民力脫不得關係。”

黃明遠這麼說,大家有些緊張。就連蕭後臉上,也有些變色,不知道黃明遠的意圖。

黃明遠卻不用在意旁人的臉色。

“所以我認為,此次修陵,宜儉不宜奢。要體現帝王之尊崇,卻不必在意那些浮華、奢靡之細節。”

眾人聽到這,再聯絡上一條,忽然有些明白了。黃明遠這是不想大修,不想花錢啊。

不過今日之人,都是行臺之人,倒是瞭解黃明遠的作風,因此並沒有反對。

“衛公所言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