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襄正了一下臉色,說道“若王爺雄心未失,襄願助王爺一臂之力。”
楊昭驚喜地說道“六郎屢出奇計,人所不及,能得六郎佐助,孤之幸也。現在的局勢,六郎也看到了,不知六郎有何可以教我的。”
黃明襄聽楊昭語氣有些期許,知其心未死,便說道“王爺現在心憂長安無兵可調,但聖人和王爺其實忘了,長安還有一支上萬人的大軍可調動呢。”
楊昭一愣,馬上反應過來。他還以為黃明襄說得是楊堅身邊的親衛,忙反對道“六郎,駐守皇城的親勳翊六軍是大父身邊最後一支部隊了,若是再將他們調走,大父的安全怎麼辦?不行,這決不行。”
黃明襄笑道“王爺,我要調的自然不是聖人的親軍,而是另一支部隊。”
“另一支部隊?”楊昭狐疑道,“到底是哪一支,孤怎麼不知道長安還有可用之兵。”
“王爺,這支部隊暫時還不存在,但只要聖人願意,馬上就可以組成。”
“不存在?”
楊昭一驚,黃明襄的話讓他越來越糊塗。
“王爺,現在大興城內的王爺、公主也得有一二十人,至於公爵、侯爵更是不計其數,算上關東、關西、江南的各大豪門,怎麼也得有幾百家。這些豪門貴胄,不缺錢糧,每家手下也不得有成百上千的私兵奴僕。要知道這些人很多都是從精兵強將中選出的,悍勇異常。雖然一家一戶可能人數不多,但幾百家的私兵、奴僕集結起來,怕不得有數萬人之多。到時候,憑著這些可戰之兵,大隋便可維持到援軍到來了。”
楊昭聽到這話一喜。
“王爺,若是你再可以指揮這支隊伍,就更好了。”
楊昭趕忙推脫道“不行不行,孤不善治軍。”
黃明襄看著楊昭說道“王爺,這是拯救大隋的大功,也只有這樣的大功,才能幫得上晉王。”
楊昭默然。老子闖的禍當然得兒子給擦屁股了。
楊昭豎起大拇指,說道“六郎真國士也。孤馬上去見大父,將你的計策獻給大父。”
黃明襄又叮囑道“王爺,這些私兵雖然悍勇,善戰,打仗是好樣的,只是依勢作威作福也是慣了,切記要跟聖人求得戰場處置的權利。現在天下動盪,聖人不可動,太子卻是要頂上的,所以這場仗,要勸聖人將東宮十率帶上,盡出東宮之兵,以防不測啊。”
一句“以防不測”道出了黃明襄的想法,楊昭很明白黃明襄的意思,用力點點頭。
“六郎放心吧,孤知道了。”
黃明襄又說道“王爺少戰,恐怕到時有人會質疑王爺領軍。王爺不若推薦工部的楊尚書為帥,自請為監軍。楊尚書為人有君子之貌,兼君子之心者,到時候必然不會跟王爺搶權,大軍遂歸王爺統屬。”
“六郎說得對,有楊尚書在,自如孤親自領軍。”想到這,楊昭又有些疑慮道“長安沒有多少可用之將啊。”
黃明襄忽然說道“明襄有一人薦於王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