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合則利,分則害。
對於這個計劃,楊堅也是不住地點頭。若是把這些各家的私兵都徵集起來去抵擋突厥軍隊,的確可以最大限度的遲滯突厥人的速度。楊堅並不擔心這支軍隊的戰力,只要能夠等到援軍的到來,這些部隊就是全軍覆沒也沒問題。當然,楊堅或許希望這支部隊能損失慘重。
而且將太子十率調往前線,便能合理的把太子楊勇手上所有的部隊都調走了。楊堅擔心這支部隊已經到了睡不著覺的地步。他竟然在玄武門到至德門之間的路上,派人觀察楊勇的動靜,事無鉅細都要隨時上報。而且楊堅還準備將東宮值宿警衛侍官以上的,名冊都令歸屬各個衛府管轄,勇猛矯健的人都要調走。
不過現在不用這麼麻煩了,直接將太子十率調出,到時候還回來的,恐怕就不是這支部隊了。
而且各王府、大族的私兵本來就是各家族的精華,也是他們能夠挑戰法度的重要力量。只要能抽點出來,還不還,什麼時候還不是楊堅說了算的。
想通這些,楊堅馬上便要求各家將私兵、奴僕以及官奴、強壯的太監、皇莊的農民等人集中起來。
眾人皆覺得楊堅這是異想天開,朝廷竟然想用他們私人的力量去擋住突厥人,憑什麼啊,這簡直不可忍受。
這個時候楊昭展現了舌戰群儒的本事,一個人說服十餘人,說得反對者啞口無言。
拿自己的私人力量去對抗突厥鐵騎,這是鉅虧的事情。雖然眾人各自不情願,一想到家族苦心培養的力量將要有去無回這些人心就在滴血。但突厥大軍此時已經逼近長安,他們這群兇人可是不會問你出身如何的。這些人為了自身安危,也只能勉強同意。
楊堅讓各家的掌門人當場召集家兵,所有人員必須當夜集合完畢,且都聚集在朱雀門外。楊堅命人開啟武庫和府藏,盡皆厚賞。
大軍召集了約三萬餘人,其中盡半是官奴和皇莊的農民,戰力較弱。剩下都是私兵和衛兵,算是單兵戰力不錯。
這時候賀若弼眼看軍隊成型,想到自己自年初被罷黜爵位之後一直沒有被恢復,所以立刻向楊堅自薦,希望能擔任大軍的統帥,抵抗突厥。
眾人也看明白了,這個時候,誰掌握了這支軍隊,接下來無論是戰是和,都能掌握一定的話語權,因此都積極爭取這個主帥之位。
可楊堅現在收攏賀若弼等人的兵權還來不及呢,怎麼可能會再次將兵權交給太子一黨。
楊堅不等眾人爭出勝負,便乾綱獨斷,將大軍命之為驍果軍,取“驍勇果毅”之意。他又命令堂侄工部尚書上開府遂寧縣子楊達擔任大將軍。皇孫岐王楊昭兼任岐州刺史,驍果軍監軍。
楊堅又在軍中仿照十二衛軍設定驃騎將軍、車騎將軍以領各部,均左右各三人。
其中原幽州總管府驃騎將軍黃玠、開府晉王參軍車騎將軍段達、上開府車騎將軍麥鐵杖、儀同三司右親衛軍騎將薛世雄等人分領諸軍。
眾人對於楊達爭得帥位感到不可思議,畢竟楊達往日低調的不成樣子。雖然是楊堅的族侄,兄長封王,可他才是個子爵。還從吏部侍郎、內史侍郎這樣的核心官職轉成了鄯州、鄭州、趙州等地的刺史。
不過眾人不清楚,這一次真正的領軍人物其實是楊昭。楊達絕不會過多的干預驍果軍的軍務的。
各將在城內校場駐營點兵,各部連夜開始整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