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仲文跟著黃維揚走了,造反計劃還沒來得及實行就破產了,也不知道是該喜還是該悲。沒了軍隊、地盤的李仲文,不過是一個降將,什麼都不是,也不會有人去在意他。
當然李仲文若是造反,必死無疑,現在的境遇,或許還該感謝黃維揚吧。
······
梓州下的順利,南邊的姜寶誼就沒有這麼痛快了。
姜寶誼作為李淵身邊的老人,抵抗的決心意志是比較堅決的。
黃維揚克復梓州之後,便讓人前往遂州,招降姜寶誼。可惜姜寶誼頭鐵的很,不僅不降,還殺了招降的使節。
黃維揚大為觸怒,立刻派陳克敵領兵南下,攻打遂州。
陳克敵聽到這個命令,是不太情願的,馬上要到成都了,他還得再會一會李世民,怎麼能被安排到別處。
可惜黃維揚根本聽不到陳克敵的心聲。
黃維揚是故意派陳克敵去的,就是為了支開他。
陳克敵跟李世民的較勁他懂,真將陳克敵留下,搞不好就要弄死李世民了。黃維揚不太希望二人再戰上一場,索性將二人隔開。
陳克敵不情不願地往遂州而去,他也打定主意,準備先解決了姜寶誼,再去對付李世民。
從梓州順江南下,沒多遠便是遂州。
陳克敵對於姜寶誼這種唐軍大將也算了解。姜寶誼這個人,沒多大能力,年輕時候入讀太學,因為學業不長進被趕了出來。之所以能做到這個位置,主要還是忠心。
李淵也知道他打仗水平一般,所以不敢安排到川北,只敢留在遂州。
不過很多人是人菜自己不知道。
陳克敵到了遂州境內, 便只命一部去叫陣,而將主力隱藏在方義城(遂州治所,今四川省遂寧市)北。
姜寶誼眼看明軍兵少,企圖挫其銳氣的他,竟然下令守軍出擊。
明軍果然不敵,一路往北退去。
姜寶誼此時窮追不捨,麾下將領紛紛勸阻,皆沒有用。最終姜寶誼帶著遂州軍主力,一頭撞入陳克敵的埋伏中。
遂州軍大敗,姜寶誼也被俘。
陳克敵見到姜寶誼,心中也是有氣,你說大家都投降,你也投降不就完了,非得抵抗,導致他不得不領偏師前來,耽誤了前往成都之事。而且你姜寶誼還敢殺害大明使者,這是連李淵都不敢做的事,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於是陳克敵下令,將姜寶誼就地斬首,以警唐軍。
隨著姜寶誼的身死,遂州之軍再無戰心,很快,遂州、普州,便為明軍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