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
獨孤彥雲也心中憤滿,只得將馬鞭丟在地上。
“讓各軍緩緩撤退吧!”
獨孤彥雲不怕傷亡,關鍵是沒法給李世民交代
唐軍後撤,明軍也並未追擊,雙方的第一戰就這麼結束了。
此戰,唐軍傷亡七百多人,光是陣亡者就接近一半。而明軍也付出了差不多的傷亡,不過明軍正面的傷亡要小一些,兵馬主要折損在側面的掩護中。
雙方一場激戰,唐軍就傷亡了四分之一,這可把獨孤彥雲心疼壞了。
這樣的戰鬥,再打兩場,玄甲軍就要覆沒了。
唐軍退入昌隆城,明軍也不追擊,而是在桃花山以南,背靠涪江紮營。
獨孤彥雲看明軍這架勢,更惱了。
“他們這是打定主意,跟咱們耗到底了。”
獨孤彥雲這時候才明白,明軍為什麼不在昌隆駐兵,他是等著自己襲擊此處,然後再來堵住自己。現在的昌隆,對於唐軍來說,猶如雞肋。
佔領這裡,的確斷了明軍的補給,可以限制了唐軍的機動性。可若是就此撤退,很明顯又讓人不甘心。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之後獨孤彥雲又試探著嚮明軍發起了兩場攻擊,效果並不明顯。對於明軍來說,你要打我,我亦不懼,雙方擺開車馬,拼消耗就是。你若是讓我攻,那是不可能的。
雙方就這麼相持了三天。
獨孤彥雲決定放棄昌隆,返回唐軍大營。
他是出來打破襲戰,不是跟明軍來陣地交鋒的。
而且昌隆縣緊靠群山,迴旋餘地並不大。
獨孤彥雲要走,忽然發現他還並不好走。昌隆三面環山,處在一個小盆地裡。要返回大營,要麼走桃葉山以西的官道,要麼走涪江邊的大道。
可明軍駐紮在桃葉山,而涪江邊的大道,最狹窄的佛兒巖只有十多步寬,且一直往南,都是丘陵地帶,不適合大股的騎兵前進。
這讓獨孤彥云為難了,走桃葉山,有明軍阻擋;走佛兒巖,路不好走,還有被明軍偷襲的危險。
猶豫了半天,獨孤彥雲還是覺得走佛兒巖,至少這條道能走得通。
不過很快不用獨孤彥雲猶豫了,就在獨孤彥雲準備撤退之際。張文遠命令巴彥率領右屯衛軍九、十、十二三個騎營,南下支援黃明遼。
右靖衛的騎兵和右屯衛的騎兵相比,雖都是騎兵,可戰力卻是天上地下了。右屯衛的老兵都是大隋禁軍出身,都是經歷過高句麗的血火硝煙的,從西打到東,又從東打到西,就是在上五軍中,也是佼佼者。
於是右屯衛軍和右靖衛軍,在昌隆聯合對玄甲軍發起了攻擊。
兩軍加起來,六七千人,三倍於玄甲軍。獨孤彥雲就是項羽重生,也不可能勝利,最終玄甲軍傷亡慘重,獨孤彥雲帶著玄甲軍一路往南潰逃,等返回唐軍大營,只剩下一千兩三百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