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遠性格強勢,既然決定幫著婺州守城,自然是不會做個佐助。他也看明白了,憑這群飽食終日的無能之輩,根本守不住婺州城。現在婺州城的情況比他想象的還要惡劣。
婺州境內設一個車騎府,有兵丁約一千五百餘人。之前車騎將軍和刺史聽到有人密報汪文進在龍丘出現,準備造反的訊息,馬上率千餘人前往圍剿,卻沒想到對方在他們行軍的必經之路上設下埋伏。二人猝不及防,一同戰死,只有不到二百兵丁逃回城中。
這汪文進眼看擊破圍剿,便決定趁熱打鐵,豎起昔日大旗,算是扯旗造反了。
江南自從東晉以來,刑法寬大,執行不嚴,世族凌駕於寒門庶族之上。隋朝平陳以後,尚書右僕射蘇威撰寫了《五教》,令江南百姓不分男女老少熟讀,士民抱怨。這後來婺州汪文進、越州高智慧、蘇州沈玄儈等人的造反皆是因此而起。雖然汪文進的造反過去快十年了,但當他大旗打出時,昔日對官府不滿的豪強大戶紛紛響應,頗有些簞食壺漿、嬴糧景從的樣子。
而婺州城,兵丁數百,城垣殘破,年久失修。外有強敵,內有奸細,眾人還各持己見,爭鬥不休。想帶領這群人守住婺州,確實比登天還難。
黃明遠也不和韓誼兜圈子,直截了當地說道:“韓長史,我來幫你們守城,援軍也有我來搞定,但我希望汝等眾人必須全聽我的,你覺得怎麼樣?”
韓誼有些遲疑,倒不是因為黃明遠品級不如他。黃明遠雖品階比他低了一等,但人家在總管府擔任兵曹,權利地位都比自己大的多,只是看著黃明遠比較年輕,不敢將所有的期望都壓在黃明遠的身上。
彷彿是看出了韓誼的想法,黃明遠驕傲地說道:“韓長史,吾自十四五歲便在晉王幕府中參贊軍事,開皇十七年從前魯國公虞慶則平桂州李世賢之亂。還曾多次領兵進討嶺南僚人,希望長史能夠信任在下。”
韓誼有些歉意的笑了笑,罷了罷了,反正自己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倒不如將一切交給這個年輕人,或許他能夠成功呢?
韓誼將婺州刺史的大印和婺州車騎府的兵符交給了黃明遠,又要求眾人皆聽從黃明遠的命令。
帶著眾人的質疑和嘲諷,黃明遠坐上了婺州議事堂的首位。
望著底下眾人,黃明遠知道這群地頭蛇心裡什麼想法都有,保不齊現在已經有人在暗通汪文進,準備開啟城門,迎汪文進入城了,還有人想看自己的笑話。
黃明遠手握佩刀,腰懸大印,對著眾人大聲說道:“現在,吾和爾等諸位,與婺州城共存亡,吾等不死,婺州城不破。”
眾人大驚,這個二愣子要幹什麼。
黃明遠根本不在意底下眾人的想法,馬上開始佈置城防。
“韓長史,你去在全城內招募壯丁,協助守城。”
“諾!”
“李司馬,你去開啟武庫,將裡面的所有兵器甲冑都下發給眾兵卒。”
“諾!”
“陳倉曹,你去統計所有的糧草倉儲並一干物質,全部安排妥當。”
“諾!”
······
一道道的命令如流水一般從刺史府內釋出出去,城內的大小官吏也擺脫了剛開始的驚慌失措,開始各就各位,各行其是。韓誼看著在堂上意氣飛揚的黃明遠和城內組織有序的行為,終於放下懸著的那顆心,或許這個年輕人真的可以保住婺州城。
此時獨自在房中思索戰局的黃明遠並不像之前在眾人面前那麼鎮定自若,雙眼緊閉、眉展不舒的黃明遠很明白,僅依靠現在婺州城的力量,婺州鐵定保不住。
婺州地區,四面環山,礦產豐富,也導致這裡很多人以挖礦為生。這裡民風彪悍,民壯剽勇,靠著那些大戶的資助和礦工的人力,汪文進很快就能拉起一支戰力不俗的部隊。
憑區區一個婺州城,是擋不住的。
作為一個後世之人,黃明遠記得好像歷史上楊廣還曾親自平賊於婺州,應該就是這次民亂。連楊廣都來了,可想而知規模到達有多大,至少婺州城應該是陷落的。
黃明遠低頭看著地圖,思索著一個又一個可能的救兵。吳越地區,能戰之兵不多,聖人之前又抽調三十萬人徵遼,黃明遠可藉助的人不多。
突然,他看到地圖上一處地方,想到現在在這裡領軍的隋軍將領。黃明遠大手拍在桌案上,就是你了,在括州剿匪的張須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