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支撐著大世家、大貴族繼續坐視的原因就在於一份來自秦國太醫署的絕密檔案。
因為河上公和丹丘生的計劃,早年服用丹藥過度的始皇帝早已透支了精力。
因此,太醫署聯合素問醫館給出的結論是陛下活不過始皇帝三十七年七月。
這就是大世家和大貴族們的底氣和等待。
他們在等著始皇帝的駕崩,要麼在皇權交替中動手腳,要麼在新王登基後未能真正掌權時做文章。
總之,他們在等一個時機,一個帝國權利交替的空窗期。
他們沉得住, 經得起誘惑,也耐得住寂寞,與如今的叛亂勢力遠遠不同,他們更加隱忍,所以他們是大貴族,大世家。
這場轟轟烈烈的六國復辟,並沒有讓那些大世家下場, 或者對他們來說, 這只是他們的一場試水, 用來試探著帝國各方的態度。
秦國三十六郡,在這場叛亂中,實際被牽扯入局的郡守一級的高階官員並不多。
“公子,風氏一族族長,帝國左庶長風伯求見!”潁川郡守府陽翟官衙中,樗裡尋看著最新的戰報,卻突然收到了一個亙古老牌貴族族長的求見。
“終於來了嗎?”樗裡尋合上了竹簡。
亙古流傳下來的氏族,他們平素低調到幾近無人知曉他們的存在,但是無論是哪一個諸侯繼承了這片土地,卻都不得不重視他們的存在, 給到他們相應的社會地位,哪怕他們對這個諸侯國沒有任何的戰功。
然而就是這樣的古老家族,掌握著天下民生,無論軍政, 還是商貿, 都有著他們的身影在背後操縱。
這才是真正的老牌貴族和氏族, 鐵打的氏族, 流水的王朝。
他們存活得太久太久了, 權利在他們眼中只不過是一場遊戲,都是他們玩剩下的東西罷了。
風伯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稱號,從古流傳下來的稱號,最久遠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時代。
每一任風族族長都會被稱為風伯,至於風族如今的姓氏,也很少有人再知曉。
這些遠古氏族存在太久了,哪怕是黑冰臺和隱宮也沒有掌握他們的全部成員名單,已知的甚至都不到對方實際的三分之一。
所以,樗裡尋也很好奇當今風氏一族的族長是誰。
對於風伯是誰,樗裡尋都不會驚訝,因為這些人很有可能就是自己身邊熟悉的人。
因為不是正式的見面,所以這一次會面也沒有選在官署的會客廳,而是在官署後院的庭院中。
然而樗裡尋還是驚訝了,不是因為風伯是他認識的人,而是因為當今風伯太年輕了,年輕得過分,與自己年齡相差無幾,甚至可能更小。
而跟在風伯身後的還有四人, 樗裡尋也都見過,但是並不熟,大秦學宮七十博士中的四個。
掌史書的修撰,通古今;掌明辨文章的,辨然否;掌書籍經典和教育的,典教職。
四人幾乎是掌握了帝國的整個輿論和教育。
而這四人還有一個更出名的名號,商山四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