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單是樗裡尋理解不了道家的操作,哪怕是蒙恬也沒弄明白道家究竟去哪要那麼多的軍功。
雖然征服草原之戰號稱遍地軍功,可是那是大良造啊,幾乎是僅次於封侯的軍功了,也不是那麼容易湊足的。
除了蒙恬自己是絕對封侯,這一戰下來,能達到大良造的也就是幾個副將和一些一線營將能有這個可能。
然而, 那些人都不是道家的弟子啊!
因此,樗裡尋和蒙恬都很好奇道家去哪裡要那麼多的軍功來湊足到大良造。
然而,道家卻給蒙恬和樗裡尋深深上了一課。
道家的操作也很簡單,他們盯上了能夠換取卿爵的那一批次的千夫長和營將們,這些人很多是貴族出身,對於賜姓的需求並不大, 而且他們也有自己的家族傳承,但是想要的傳承卻又不夠軍功,
於是,道家主動找上了他們,讓他們用軍功換取道家的部分秘藏。
這麼一來,道家就成了中間商,用道家的東西換取了這些人手中的軍功,然後再用這些軍功換取了秦國的傳承,尤其是青烏經。
這樣做的也不僅僅是道家而已,百家幾乎都在這麼做,墨家也是如此,不過他們居然是要換取公輸家的完整的《魯班書》!
陰陽家則是要換取五行家的秘傳。
五行家換取道家的秘藏。
名家換取縱橫家張儀的秘傳。
……
秦國開啟了軍功授藝的路,最先反應過來的反而不是北域的五十萬大軍和他們身後的家族,而是百家。
因為一直以來百家都是華夏文明的代表,對於授藝他們是最敏感的,也是最清楚這些傳承的意義。
為了保證他們百家的先進性,所以他們選擇了換取對自己有用的東西來完善自家學說, 始終保證自己的最文明。
這樣哪怕一個個傳承氏族出現,他們也始終是華夏文明的領頭羊, 是氏族永遠無法超越的存在。
“被遠古氏族騙了!”樗裡尋暗道。
自從接觸了遠古氏族以後, 樗裡尋就沒有再把百家當成大勢力, 以為百家真的就是遠古氏族在背後扶持的,真正的大boss其實就是遠古氏族。
因此,樗裡尋直接越過百家選擇與他們背後的百家對話,而不是再跟百家去交流。
可是現在看來,百家和遠古氏族的關係並沒那麼簡單。
或許一開始百家是在遠古氏族的扶持下出現的,可是經過幾十數百年的發展,百家其實也已經獨立於遠古氏族之外。
百家和遠古氏族相輔相成,但卻並非要絕對聽令於對方。
尤其是儒道名法墨這些百家中的大佬,其本身勢力就已經超過了部分遠古氏族。
“這天下水很深啊!”樗裡尋不得不暗自警惕,自己還是太年輕了,想的太理所當然了。
這些數代人發展建立起來並延續至今的學派,不會是那麼簡單的,他們的關係網涉及到了天下的方方面面,不是簡簡單單一兩句話就能明瞭的。
“老師的身份應該也不是那麼簡單的!”樗裡尋突然想起當年教他人心之術的王綰。
他以為他學會了,可是現在看來,他其實也不過只學到了皮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