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氏有嚴君、有你、有守陵人一脈,是贏氏的榮幸!”老宗正嘆息著。
“嬴氏虧欠守陵人一脈太多了。”老宗正似乎有很多話,最後堅持著站起,向樗裡尋一拜。
“老宗正不必如此,千尋愧不敢當!”樗裡尋不敢接受老人的這一拜。
“老夫不僅僅是在謝你,也是在謝嚴君一脈!”老宗正堅持著完成大禮,樗裡尋也無法阻止。
扶著老宗正躺下之後,樗裡尋靜靜的等著老宗正開口。
“老夫歷經昭王、文王、襄王、始皇帝和二世,五代大秦君王,也見過惠王、武王和嚴君。”老宗正細數著自己的一生。
他出生時,秦惠文王已經垂垂老矣,然後見證了大秦逐漸走向強大,見過太多太多的大秦英傑,嬴氏人傑和王權的爭鬥。
“想當年,惠王薨,武王立,王權交接,可是卻不想武王還未來得及縱橫捭闔就突然逝去,大秦王位高懸,那是大秦最黑暗的時刻,諸公子奪位。”老宗正回憶著當年的兇險。
“不論是嚴君還是老夫,其實一開始支援的都不是昭王,大秦經歷了外戚掌權的小主夫人五代亂政,因此一直在防範著外戚掌權,可惜最終還是讓羋八子掌控了君權。”老宗正繼續說著。
那是他還年幼,宗正也是嚴君,而不是他,當時整個嬴氏宗親和老秦貴族都不支援嬴稷繼位,就是在擔心外戚掌權,禍亂朝堂。
他也是默默的跟隨在嚴君身後,看著嚴君在朝堂上縱橫捭闔,限制外戚權利。
可是最終他們失敗了,也慶幸他們失敗了,才讓大秦多了一位賢明的君主。
“老夫一生閱人無數,可是始終無法去了解嚴君,無法去理解嚴君一脈。”
“昭王繼位,我等嬴氏宗親和老秦士族都聽調不聽宣,可是嚴君卻能做到我們做不到的,一如輔佐惠王、武王一般,輔佐著昭王,然後穰侯立,四貴出,嬴氏君權旁落。”
“我等都不能理解嚴君為何不去阻止,直到老夫從上任宗正手中接過宗正令,才知道,當年嚴君已經病重,卻以後人絕嗣為代價,向黑龍借命,佈置下了後手,逼迫著羋八子殺四貴,交回君權!”老宗正說出了一些不為人知的秘辛。
“當年病危的嚴君,持劍入宮,一劍廢了穰侯的武道修為,斬斷了穰侯的壽元和氣運,最後又劍逼羋八子,要求其交回君權,羋八子和穰侯不得已,最後交出了王權,穰侯也不得不遁走他國。”
“可代價就是,嚴君離開之後,不到三日就與世長辭,並立下了祖訓,後人永世不得出樗裡。”
“這也是守陵人一脈的由來,嚴君以你們的命來保證了王權的至高無上。”老宗正嘆息著說著。
當時他以為嚴君留下的後手僅僅是除四貴,交回王權,可是直到他接過了宗正令之後,才知道,嚴君的後人也成了大秦的守陵人,永世鎮守龍脈,守護大秦。
“而後,每一世,在王權過渡時,守陵人都會出現,保證了王權的安全交接過渡。”老宗正說出了樗裡尋不知道的東西。
“你可能並不知道,你並不是第一個違背祖訓,走出樗裡的守陵人吧!”老宗正看著迷茫的樗裡尋笑著說道。
“身為嚴君後人,又有誰是能坐得住,淡看天下風雲聚變的呢?”老宗正笑著。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