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百一十一章 第一學宮之爭【求訂閱*求月票】

“就知道這小子沒按什麼好心!”李牧看著一群跟他一樣,意猶未盡的兵家士子們。

“兵家四派,四勢。”蒙恬嘆了口氣,這些東西他們其實也都有所認知,只是像樗裡尋這樣總結出來卻是沒有人去做。

“人比人得棄,貨比貨得扔!”蒙恬心底無奈,自己準備的兵書手札,相比起樗裡尋弄出來的《武經綱要》,在格局上就差了一大截。

一個是囊括了古往今來兵家的所有兵法兵書之集大成者,一個卻只是一家之言,對比之下,高下立判。

“幹活吧,這是那小子故意的!”李牧看向了咸陽學宮一眾先生和士子,再看向國尉府的一應官員,這只是一個粗略的綱要,需要他們進行補充完善,甚至數代人不斷地往裡編入新的東西。

就如同樗裡尋在書中說的,此書已經超越了書的範疇,變為一經,將來也會成為兵家的最高典籍,所有兵家都無法避開的存在,僅憑此書,樗裡尋就必然會位列武廟。

“喏!”蒙恬和一眾兵家學者也紛紛點頭,這是兵家的第一部能位列於經的存在。

一旦成書,兵家在百家的地位也將大幅度提升,不再是那種閒散無組織狀態,甚至咸陽學宮的兵家學宮將來也會成為類似於道家太乙山、儒家孔廟一樣的兵家聖地,兵者的搖籃。

“文官們在編寫《秦藍策》,身為武將,我等怎能弱於人!”李牧總結著。

太平盛世即將到來,他們武將的地位遲早會下降,哪怕大秦很重視武將的培養。

可是大勢所趨,武將失去了戰場,也就失去了生長的搖籃,在朝堂中的地位下降已經是必然的了。

因此,為了後人,為了將門一脈的傳承,即便知道這是樗裡尋故意的,他們也不得不群策群力的將之補齊,完善,創造出一策武將完整的傳承之法。

等到書成,書名也將從《武經綱要》改為《武經》,成為武將的兵法總綱。

至於說有超越此書的兵書,李牧、蒙恬都是不信的,樗裡尋已經將千百年來,武庫的經籍進行了系統的歸納,兵家四派成為了兵家各派的總綱,哪怕是孫子兵法、吳子兵法、司馬法等等,都只能是武經下的目而已,歸入了兵家四派。

最終,李牧親自上書扶蘇,以皇帝之名,詔令天下,邀天下之兵家前往咸陽,編纂這一部兵家之經。

哪怕是隱世不出的隱士,藏於市井之中的兵者,看到了扶蘇召集天下之兵者的詔令,也都紛紛出世,前往咸陽兵家學宮,觀閱這一武經綱要,然後就自然的留在了咸陽,與一眾兵者,一齊修著武經。

“動靜這麼大!”公孫麗姬、嬴陰嫚等四女知道這會是一部兵家奇書,卻沒想到會鬧出這麼大的動靜。

她們原本以為這一本兵書也只會像孫子兵法、吳起兵法等等兵家典籍一樣,是樗裡尋個人的兵書。

可是隨著扶蘇的詔令,天下兵者齊聚咸陽,共著武經,她們才明白,樗裡尋僅僅用了三天寫出的武經綱要是怎麼樣的存在。

看著躺在院子裡逗弄著不知道哪裡抱來的小狗的樗裡尋,四女怎麼也想不到,這樣一部需要天下兵者齊聚共著的奇經會是出自這貨的手。

“夫君不參與編著?”公孫麗姬有些恨鐵不成鋼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