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斌在深省那邊剛開始時確實挺順利,透過倒賣一些小商品很快就積攢了第一桶金。
前幾年結婚流行要“三轉一響”,就是收音機、腳踏車、縫紉機和手錶。
其中的“一響”也就是收音機,在南邊沿海地區那叫一個便宜。
要知道在內陸某些偏遠地區還用工業票的時候,南邊沿海地區的收音機已經開始滿大街的甩賣了。
趙志斌掙夠第一桶金後就咬牙入手了一批錄音機,打算帶到瑞澤縣出售,剛開始賣的好好的,趙志斌很是掙了一大筆錢。
那個玉佩就是他掙錢後在南邊那邊買的。
玉佩水頭不錯,雕工也不錯,做生意的人都講個眼緣,這個玉佩就合了趙志斌的眼緣。
當時賣家要10000元,趙志斌也是一咬牙就買下了。
可見當時趙志斌透過倒賣收音機沒少掙錢。
後來有人眼紅他,不知道那個孫子在背後放冷槍,直接舉報他投機倒把。
投機倒把這個罪名可大可小,界定的範圍也沒個準,完全就是看你的關係硬不硬了。
如果關係硬的話,涉及金額又小,活動一下,沒個幾天就能出來了。
張志斌當時把全部身家都壓到了這一批收音機上去了,指望著再賺一筆之後就回瑞澤線投建一個廠子啥的。
誰知錢沒掙到不說,收音機也被沒收了,人還被抓了。
雖說家裡人找關係把他弄了出來,但是他也沒了創業的精氣神。
後來趙志斌生活上遇到了苦難,就拿出玉佩想要賣出去。
可是在當時的瑞澤縣能拿出一萬塊錢,買一個沒啥用處玉佩的人屈指可數。
雖說周誠當時的傢俱廠辦的紅紅火火,但是讓他拿出一萬塊錢買一個不當吃不當喝的玩意也是猶豫了很久。
但周誠看上了趙志斌的能力,想要招攬他到他的傢俱廠當經理。
當時對趙志斌伸出橄欖枝的私企不少,周誠的傢俱廠在一眾私企裡面優勢並不大。
周誠為了拉攏趙志斌就要咬買下了他手裡的那塊玉佩,又言辭懇切的邀請趙志斌來傢俱廠幫忙。
最終周誠成功贏得了趙志斌的好感,把趙志斌弄到了傢俱城當經理。
趙志斌的管理能力夠強,人品也不錯,是周誠手裡的一員大將。
這輩子程璐路要設法把趙志斌從周誠手裡搶過來。
不過以現在伊麗服飾的規模,跟那些招攬趙志斌的私企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
招攬趙志斌這件事還需要從長計議。
上輩子程璐路聽說趙志斌急需錢是為了救他的兒子,也許程璐路可以試著從這方面入手。
不過現在也不急,距離趙志斌被抓還有一段時間,程璐路現在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
至於明天去送貨的是程璐璐決定還是要麻煩容叔一下。
她們兩母女目前也沒有什麼可值得信任的人,對貨車司機老劉的品性個不太清楚。
明天收錢的時候人多眼雜的,她又是一個女人,財帛動人心,再別被人盯上了。
晚飯的時候容泰下班後就早早過來蹭飯,順路還從菜市場把菜給買回來了。
這幾天他來宋麗這邊蹭飯的次數多了,可能也覺得不好意思,每次過來到不會空手。
偶爾買個菜,偶爾加個菜什麼的,宋麗剛開始還推辭兩句,時間久了也就隨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