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33、文廟風波

“待會縣尊請我到文廟宣講聖諭廣訓,你們待會隨我一同去,這聖諭廣訓可是科舉的必備科目之一。”

朱先生從供桌上拿起一包劣質的幹茶葉,伸手捻了不少,放在嘴裡咀嚼,良久後吐了之後,感覺到口腔沒有了異味,才開口與眾人說起話來。

“是!先生!”

幾人在徐秀才房中看過聖諭廣訓,但還沒有認真研讀,只是匆匆一覽的程度。

《聖諭廣訓》是雍正二年出版的官修典籍,是清朝訓諭世人守法和應該尊奉的德行、道理。源於康熙的《聖諭十六條》,分為康熙聖諭十六條和雍正廣訓兩個內容,也是科舉考試的一道科目。

不過和四書題、五經題、試貼詩不同,這道題基本歸為墨義。

《文溯閣四庫全書提要》「聖諭廣訓」條(乾隆四十七年十月)說的更清楚:“方今(即乾隆)布在學宮,著於令甲:凡童子應試、初入學者,並令默寫無遺,乃為合格;而於朔望日,令有司鄉約耆長宣讀,以警覺顓蒙。蓋所以陶成民俗,祇服訓言者,法良意美,洵無以復加雲。”

意為清廷要每年的每月初一、十五朗讀該本之一部分。還要求士子但凡求取科甲功名者,必先熟讀該書,無論縣考、府考,還是科考,其中必要有默寫《聖諭廣訓》的考試,非但不能有絲毫錯漏,也不容許誤寫或者添改。

朔:農曆每月初一。

望:農曆每月十五日。

白貴掐算日子,果然是今天到了朔望日。雖然聖諭廣訓說是讓鄉約和耆長宣講,但這也可是代指,指的是鄉里有聲望的人來宣講。

朱先生恰巧就是滋水縣城最有聲望的人。

“那姐夫,額就告辭了,這時候也不早了,等回去天就黑了。”白嘉軒對著朱先生和朱白氏告辭道。

朱白氏送別白嘉軒。

白貴和三名同窗則隨著朱先生,以及書院的學生跟在先生後面,朝著縣裡的文廟走去,等來到文廟的院牆邊上的時候,縣令古茂德在門口等候著。

“夢周兄,我可是等了你好久,待會教化黎民完之後,一定要自罰三杯。”

古縣令呵呵一笑,他一身官服,五十來歲的樣子,頭髮斑白,相貌清瘦,周邊距離半步的是一名師爺打扮的中年男子,其後跟著一些上面寫著“避讓、安靜”官銜牌的衙役,還有一隊大約十來人手持漢陽造的長槍兵勇。

“縣尊客氣了……”

朱先生和古縣令停下腳步,在文廟門口寒暄道。

白貴起初還有些納悶古茂德好歹也是一縣縣令,進士出身,即使被吏部派到了滋水縣這等下縣,卻也不可能自甘墮落,巴結朱先生這個舉人吧,可稍想片刻他就明白了,朱先生的才學是得到巡撫方允賞識的,交情不錯。巡撫方允至少是從二品官,而古茂德這個縣尊最高也不過七品,差的品級大了去。

可能朱先生稍為巡撫方允的佐吏,地位就可能瞬間躍居古茂德之上。

等寒暄片刻之後,古縣令瞧見了跟在朱先生後面,明顯有些與眾不同的白貴四人,能考中秀才的大多是二三十歲的年齡,偶有年輕的生員,但這般年齡小的並在一排還是頗為罕見的。

“這幾位莫非是夢周兄的後輩?”

古茂德詢問道。

朱先生字夢周,所以稱為夢周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