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49、翻譯學科

縣試一般有著四次考試,除了第一次正試之外,其餘三場考試重要性大大降低,是為了當面篩選出一些才學不濟的考生,也是為了給縣令留有充足的餘地,以便再次細心篩選考生。

後三次考試途中,在公堂上坐著的老年儒生越來越少,實際上他們的經義和政論什麼的,是基本沒有什麼差錯的,往年也是多次過縣試,但到了府試和院試折戟而歸。有人甚至曾經還是縣前十,但儒生沒有功名,越老越不吃香……

之所以第二次招覆試混入了二十來名老年儒生,團案上也錄了七八名老年儒生,完全是古縣令在第一次正試是以變法與否罷黜考生,以此為基準篩選。

但到了後三場考試,古縣令是無論如何也不會讓這些老年儒生再次透過縣試,取得府試資格。

如果縣試團案最終取中的五十人老年儒生太多,那就是他作為縣令推行文教的失誤,這個後果是很可怕的,有一二儒生,還可以說憐憫他們,但太過……,必須罷落。

如此一來,缺額太多。

因此,白鹿書院的四個同窗,竟然罕見的無一人被罷,全部透過,進入了縣前五十,取得了去府試應考的資格……

……

光緒二十四年六月,宋伯魯上《請改八股為策論折》,認為“自鄉會試以及生童科歲一切考試,均該試策論,除去一切禁忌,義理以覘(chan,窺測)其本源,時務以觀其經濟。”

此奏摺被光緒帝採納,但隨著維新變法失敗,八股取士亦是被保留。

三月上旬,西安府下轄各縣均已科考完畢,府衙亦是下放了四月中旬進行府試科考的公文,同時也欽定了此次府試科舉考試的章程,以策論為首場,並備以西文翻譯,考生可自主選擇各國西文,第二場才是科舉的循例,考四書五經題目,第三場是帖經、墨義等題目。

“此次府試變動較大,我從友人那裡聽聞是西安府學、第一師範學堂、宏道高等學堂等幾個學堂上奏尹知府,要求一改往年八股取士,尹知府沒有同意,但還是將策論放在了首位,又增添了西文翻譯……”

午時,朱先生一臉疲倦、風塵僕僕的回來了,帶來了這個訊息。

他自從縣試結束之後,就出了滋水縣,外出講學。但正在宏道高等學堂講學的時候,聽到這個訊息後,就立刻馬不停蹄的趕回了書院,告訴給了白貴四人。

他一扯瓷盤上放置的拐棗,新從山上摘的,咬在口中,冰冰涼涼帶著甜味的汁水從嘴唇滲到喉嚨裡,乾澀的喉嚨有些緩和。

“什麼?增添了西文翻譯學科?”

“額們可是從來都沒學過西文翻譯,這咋考?”

幾個人瞬間坐不住了,剛剛從縣試的餘韻裡清閒沒多久,就又聽到這個不好的訊息。

他們雖然也是村中富戶。可西文翻譯老師還是請不到的,這類老師大多留洋而歸,在各地衙署是香餑餑,就算不欲政事,也能到各地學堂當個先生,清閒,又尊貴。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朝廷現在重西學而輕中學,這次府試增添翻譯學科理所應當。”

朱先生輕聲嘆了口氣,他久居滋水縣已久,可外面的世界一變一個樣,他去西安府學、宏道高等學堂等幾個學堂去講學,以往尊崇禮師的學生對他也有些輕視了,雖然明面上沒有表現出什麼,但講學之時,認真聽講的人也是越來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