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66、穩重

接下來對這論點的闡述:“近百年來,泰西諸國勢均力敵,蓋無可以瘠人以自肥者,而保全土地之名以起,猝然聞之,或有所甚不得已,甚且勞師縻餉不惜……究其實罔不以義始而以利終,彼其為人乃其自為也,外交政策之巧,有如是哉。”

泰西,泰的意思是大,是極盡的意思,所以泰西一般意思就是泛指西方國家。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歐羅巴上,各國勢均力敵,打也打不死一個國家,但是耗費錢糧太大,所以只能讓別的國家賠款,這樣久而久之,就形成這樣的外交政策慣例了……

這段話寫完之後,就是舉史料。

策問,最重要的就是旁引博證,以此闡述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

“昔拿破崙之慾襲英也,英人以自衛故,奪丹麥之海軍,又以保全西葡,駐兵干涉其內政。當時無非者,以合於公法也。及其終英遂握海上之全權而無與抗,此一事也。”

“維也納會議,所以保全歐洲之局也。舉拿破崙所破壞者,一一而建設之。名非不正也,而其既也,俄奧普遂分波蘭,索遜割地於普,荷蘭得萊茵河之上流,英專地中海之大勢,此又一事也。”

“且夫克里米亞之役……”

很快一條條史料列舉其上,論證嚴密。

白貴以最後一句話對這第一道策問收尾:“嗚呼,保全土地者,公法之精理也,而徒為人攘利之資,以公法所不料也。”

至於舉例清廷割地賠款的事情,他可不會犯忌諱。

大人們,也是要臉的。

第二條策論,是說周朝的制度,在農業經營方面說的最詳細,近年來各國對農業的研究,多數人認為人為的管理是比氣候更重要,要點是土地、資本、勞動力。能夠正確的使用這三種資源,實在要知網知識,現在設定了新的學制,將農學列為一個獨立學科,希望能保留農業研究的學術成果。請陳述農業教育的方法。

這種策問題,對於普通讀書人來說,能提出什麼有效的方法?

和後世答題一樣,只需羅列最近的關於農業的政策,最好是再以別國的方法,建言獻策一下,但這也不要多,最好提一兩點就行,多的就不要提了。

寫多了,難道是你以為朝中的大人們是蠢豬嗎?

科舉考試,雖然改八股重策問,但是和以前的慣例是一樣的,重的是首場,只要首場過了,錄進了團案,之後的幾次考試就躺著過了。

而首場也重首題,顧名思義,就是第一道題。

罷免不罷免,就看第一道題寫的怎麼樣。府試這近一千五百人呢,考官哪有時間和心情一個個的仔細看完,都是看一道題,有了大概的印象,就能留下。第一道題,寫的差了,就直接罷卷。

後面兩道題,白貴早就有了腹稿,一字字的斟酌修改過,絕對不會犯忌諱,他是案首,基本已經會決定錄取,就不要犯一些小錯誤。

求穩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