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有觀中的女道趕來,讓他整飭姿容,前去面見金仙公主。
金仙觀內婢女亦做女冠打扮。
隨女道打扮的婢女一同入了後院,穿過層層月門,走到一處院落,見到了正在弈棋的一對男女。
女的是金仙公主,和往昔打扮差不多。
而男的則身著明黃蟒袍,頭戴進德冠,二十來許的年齡,英姿勃勃,模樣俊美。
白貴見其長相和金仙公主有幾分相似,兩人神色親和,心中已經有了大致的判斷,這個年輕皇子應該就是唐明皇李隆基了,現在的大唐太子。
“可惜……”
“死晚了。”
他心中暗道。
如果李隆基死早一些,應該算是很完美的皇帝,文治武功都有足可稱道的地方。
兩人默默下棋,白貴佇立一旁,只觀棋,不說話。
論弈棋的功底,他明顯看得出來,李隆基一直在讓著他的么妹。唐明皇的文學修養還是很高的,弈棋這種基本功,不在話下。
“這是我前些日子遇到的小道士。”
“很有才華。”
“放言說……,說是今科同時參加進士科和武科。”
金仙公主認輸後,頓了一下,想到了什麼,朱唇輕啟介紹道。
“哦?”
“同時參加進士科和武科?”
李隆基不禁下棋的右手一僵,白玉棋子夾在食指中指之間。
他抬頭望向白貴,只見這道人丰神俊逸,雖不為仙人模樣,但腹有詩書氣自華,常人不可與其比擬,心中頓時生出幾分好奇之色來。
說實話,文武雙全的人,從古至今都不少,古時之人,出將入相只是等閒之事。但自從有了進士科和武科之後,想要同時參加兩科的人,還是異常罕見,能成功的人,更是絕無僅有。
要是白貴能透過進士科、武科,那真算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哪怕僅能透過進士科,那亦是大唐儲相之一。
“孤想起來了,你那日去南郊踏青祈福回來之後,得到了一副詩詞,後給政事堂的鐘相及幾位宰相看了,說是讓他們幾個溫卷……”
“那首詩孤還記得。”
“看來八妹是心思凡塵了。”
李隆基搖了搖頭,笑道。
他作為金仙公主的親兄長,對此時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的婚事還是比較上心的,但這兩個妹子都是自幼修道,都不肯嫁人,讓他和他爹操碎了心。
“兄長說的是哪裡話,我是看他真的有才學,所以才引薦給你的……”
“你不聽算了,反正他亦是會去參加進士科,到時候吏部關試之後,自會給他授予官職。”
金仙公主不滿道。
李隆基見狀嘆了口氣,轉而又看向白貴。“前些日子父皇巡遊周至,夜宿行宮,夢見霞光漫天,祥雲繚繞,認為這是我大唐的吉兆,所以打算鑄造一鍾,掛在崇仁坊的景龍觀。”
“聞你善書法,又有考進士科的底氣,想必辭賦詩詞是不差的,景龍觀是道觀,你入道許久……,現在此鍾尚缺一副刻於鐘身的銘文……”
“還請閣下為此鍾一書,若可行,孤當奏請父皇賞賜於你。”
他緩緩說道。
“景雲鍾?”
白貴聞言,稍稍訝然。
後世春晚鐘聲就是來自於景雲二年所鑄成的景雲鐘響,景雲鐘上刻的銘文是唐睿宗李旦親自書寫。他在省城師範學堂的時候,前去文廟碑林臨摹的時候,曾臨摹過李旦的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