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明日,我就入宮,回稟父皇,此生專心修道,不問世事,算是履約。”
金仙公主收拾心情,說道。
她這句話是真話。
本來按照公主的身份,她和玉真公主早應該定下了夫家,不會到現在還沒有駙馬和婚約。
唐代女子出嫁的年齡一般是在十五六左右。
在貞觀元年的時候,唐太宗李世民就曾下詔,規定男二十、女十五以上,就須婚嫁。只是因為原先種種原因,修道為自保之道,這婚事就耽誤了下來,後來唐睿宗登基之後,準備賜婚,她不肯,所以就決定繼續修道。
這一耽誤,就到了現在。
確實不好出爾反爾。
當然,若是白貴一開始同意,出爾反爾也就出爾反爾了。群臣也不會不識趣到勸諫皇帝讓公主不要嫁人。
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婚。
鼓勵婚嫁、再婚,向來是封建王朝的主旨,這點不可能違背。
……
金仙公主也懂自己父皇李旦是什麼人,僅憑她一個人難以勸服。所以說動太子李隆基,一同入宮面聖,闡明此事,說自己此生立志修道,不肯婚嫁。
太子李隆基雖然心疼妹妹,但強扭的瓜不甜,要是金仙公主願意,白貴這隻瓜扭了就扭了,可關鍵是現在金仙公主自個不願意,他這個兄長亦不能真的逼妹妹婚嫁。
所以一來二去,這件事就寂若無聲,沒人再提。
白貴也和原先一樣,該到秘書省打卡,就到秘書省打卡,剩下的時間則是到昊天觀當道士做功課,學習醮法儀式、齋戒儀式等等,學習一個樓觀道道士應有的各種知識。
他可不會小瞧了這醮法儀式,存在必合理,要是無魔無法的世界,醮法、齋戒儀式估計沒什麼用處,但現在既然有道法,這醮法、齋戒儀式就必然有著大用。
除了前往昊天觀和秘書省之外,他一月亦會抽出三日時間,教導劉晉元,當好一個先生應有的職責。
就這樣時間飛逝,轉眼就到了先天二年,亦為開元元年。
此間大概過了一年半左右的時間。
唐睿宗李旦在景雲三年,即先天元年的時候,因彗星出現,禪位於太子李隆基,自立為太上皇。
保寧坊,昊天觀。
後庭。
“乘天地之正,以御六氣之辯。”
“六氣指的是陰陽、晦明、風雨,辯則通假為變字,天地之正,指的是宇宙規則。這一年多以來,我一直專修風雨之變,風雨之變亦是最好入手的兩氣之一……”
“能假借風雨而起,三十息不落……”
白貴說話間,從袖間灑落數滴無根水。
這無根水是天上降下不沾地的雨水,蘊含風雨之靈機,最適合以此施法。
道家法壇作法時,亦是常用無根水,認為此水是上等之水。
須臾間,他乘風而起,腳底像是有無形之階,踏步而上,走了三十餘步,道袍獵獵作響,等快到了三十息時,從空中緩緩降落。
“師弟,看來三陰三陽六氣,你已經熟練在心。”
“今日能做到在空中停留三十息,改日就能做到在空中久駐。”
一個年輕道士從遊廊走近,看到白貴從空中落下的景象,輕笑一聲,說道。
此人正是侯少微的大弟子周文玄,也是白貴的師兄。
“師兄謬讚了。”
白貴轉首,打了個稽首禮。
那日侯少微讓他選擇三卷道法,他之所以選擇《龜山策》,不僅是因為《紫雲妙旨》這道法不太適合於他,二來就是擔憂他師兄周文玄修煉的也是《紫雲妙旨》。若選擇一樣,難免生出齟齬,事後果然如他所想一樣,周文玄自幼被侯少微收入觀中,修煉的是《紫雲妙旨》。
兩人因選擇道法不同,故此沒有什麼核心矛盾,所以相處愉快。
“六氣乃五行之魂,五行即六氣之魄。”
“素問中,鬼臾區說,寒暑燥溼風火,天之陰陽也,三陰三陽上奉之。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陰陽也,生長化收藏下應之。天以陰生陰長,地以陽殺陰藏……”